-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全息的视角看问题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832 )
作者:罗建军 全息的视角看问题
上周的线下线上课,小凌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对于我来说信息量太大了,深深体会到拳学是一门综合学问,不是简单的打拳,而是以身体入手,以拳为载体进行地文武之道。,我这个刚入学不久的初级学生,水浪拳这扇门开启了,我走近往里一看,原来里面广阔无垠,深深地被小凌老师全息的视角看问题所折服。 小凌老师对不同的学员有不同的要求,同一个学员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心境,打拳的点评上又有不同,身与心的相合。上周小凌老师告诉我们打拳要“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次在又谈到鼓努为力,刚开始我还有点迷糊,既然要不激不厉,为什么又要鼓努为力?老师答疑踏雪探梅这式,这式就是要不激不厉,小心翼翼试探的味道,但是为什么以前打出劲,也没说错呢,是因为那时需要鼓努为力,只有经历了鼓努为力的阶段才能达到不激不厉的阶段。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阶段,也就是练拳的过程一步都不能少 一步一步的,没有捷径可以走,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小凌老师让我们知道前方停靠点目标是不激不厉,知道大方向,在过程中我们就不会走偏方向,虽然要经历一些阶段,但是目标一定要清晰,同时我们就会明白,对于动作我们不要太执着,不同阶段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阶段,我们每个人在不同心境打出拳又是不一样,有些时候更活泼,有些时候会更收敛,没必要非得评出对错,这是不是就是我理解的中和之道呢?越听越让我对小凌老师肃然起敬,老师的境界哪是我能想象的,武至极则文,小凌老师已经在道的境界了。 小凌老师说拳术是一种艺术,在他与教练们的精彩一问一答中,更让我领略到艺术是什么。他教我们如何提问,教老学员们如何成为优秀的教练。对于我这样的初级学员,鼓励为主,爱护有加,让我倍感亲切,虽然只见面一次,却好像是多年的朋友,主动和我握手,主动和我拍照,对我影响深远,终身难忘。对这样一位大家都敬重有加的老师,我少了一份距离,多了一份亲近。在点评教练们的同时还不忘鼓励一下我,表扬我的童儿送书打得好,浑然天成,为什么说是浑然天成呢?是因为我也不知道好在哪里,确实如此,我真不知道。但是他同时笑着告诉我,不要以后说你哪里有不对就反驳老师不是说打得浑然天成吗?我想我是不会的,因为老师已经告诉我们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要求,在此时此景都是对的,我倒是很羡慕教练们被小凌老师一一指出问题,说明他们已经达到一定境界,才有相对应的要求。该走的路一步不能少,我当下做好我此阶段该做好的,自然会升级下一阶段。 小凌老师不单因人,因时,因境而异,而且对人观察细致入微,我想只有身体通透了,感知力特别强才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一面。点评向雪师姐时,老师点拨她打拳如她写文章,也要娓娓道来,为什么打拳不能做到绵绵不断,这是意识问题。我边听边反观自己,确实意识起很大作用,刚开始我认为打拳就是要用力,使劲,打拳时也会手僵硬,后来知道练习时要意识做到有劲,身体要松,在这样意识指导下,我做出动作松软很多。周日线下祝玉斌师兄提出穷幽极海双手抬高很容易耸肩,我看到以为是他肩先了的原因才造成耸肩。而小凌老师指出关键原因是前面他少了从下而上动作,直接提很容易耸肩。小凌老师看问题就是那么全方位看,前后动作,上下,左右都会造成原因。 线下的课堂小凌老师解答时不时会有实战示范,精彩至极又让我们更加明白动作要领,还有幽默风趣的讲解,印象最深的是高山流水,手掌在脸部翻过,他笑着说犹如女孩子掀开神秘面纱,形象生动。燕子衔泥,教导这记动作让我直接有画面感,虚晃一招,再来实招。被小凌老师讲解过的动作,不想记住都难。怪不得建军教练教我们也教得这么好,这就是传承。 当我最后一个出来打时,老师鼓励我下次要早点出来,还当着大家面说偷偷地给我指导一下,然后又不忘提醒大家你们都还没有做对,要认真听好。此时我想说,小凌老师,您太可爱了。 又想起小凌老师说的话,原句说不来了。我的理解是练拳练到一定境界,已经打破规矩,开始自性流露,像水一样,自然流动,无我无人。这样的境界有如远方的灯塔,虽然遥远却是如此让人向往。 深深地感谢小凌老师,感谢国燕教练带领,感谢我的教练建军,感谢凌氏拳艺团队众多教练们,谢谢你们!很开心,还收到珍贵的礼物!
楚楚 2022年11月7日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22/11/8 15:28:47 编辑过]
作者:王国燕
肖力行老师新学员郭晓菲(左)和褚红珍(右)2022年11月6日训练结束后合影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22/11/8 15:16:5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