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 芹 记——陈德楹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献 芹 记——陈德楹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716 )


作者:凌氏艺海
发表时间:2016/10/2 1:33:47

                    

                                      凌氏艺海总第十期

              作者:陈德楹 2015-11-2

 

1982年,我大学毕业,去了成都。工作忙,家务烦杂,离师父又远,难以得到指点,还得老老实实承认,鄙人又缺乏吃苦精神,拳就放下了。20多年,没再练拳。

但是如我在微信群里说的,贼心不死,对武术仍然有兴趣,所以,每次在书店里逛,有意无意会去体育柜看看。看到有点意思的拳书就买一本,陆陆续续,买了几十本,形意、八卦、八极、南拳、查拳……最多的是太极拳书,陈式、杨式、吴式,都有。以后科技进步了,有了武术教学DVD,也买。买书不一定看,而是为了哪天想看了就可以看。不是说“我有钱,我任性”吗?没大钱我就小任性一下呗。所以它们就一直躺在我家的某个角落里。

2009年,重新开始跟小凌老师学拳。几年下来,六合八法拳的基本拳架是学会了,要想深造,虽然可以不时回上海或者在电话中向师傅讨教,总没那么方便。便想起小凌老师说过的,曹树伟讲杨式太极拳的视频,好好看看,对打好水浪拳也是有帮助的。那么,把这个道理延伸开去,其他地方应该也有“他山之石”的。于是找出些陈式太极拳的教学DVD和七八本陈式太极拳书,“研究研究”。

其中有两本是冯志强先生写的。想不起冯先生何许人了(我怎么会买他的书呢),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陈发科的徒弟,是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长。顺带在网上搜出了冯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基础上自创的“混元太极拳”,以及他本人、他女儿冯秀芳、他的徒弟张吉平、韩义功的教学视频。全都认真看过后,心有所感,触发些思考。

于是就教于小凌老师。

我说,冯先生生前,桃李满天下,三次被陈家沟请回去教拳,80年代以来曾被公派至日本、美国、墨西哥教拳,堪称陈式太极拳大家。但是如果他这一辈子就只是教陈式太极拳,即使水平再高,自己就湮灭在陈式太极拳里了,现在的人或许还知道他,将来就不会有人记得他。所以,结合陈式太极拳和他自己的习拳(心意六合拳、陈式太极拳)心得,创立“混元太极拳”(计有24式、48式、炮捶46式、32式等),姑且不论他所创的拳是否高明,却能展其所学,使他在武术史上据有一席之地。几年前我就曾提过,未见回答,这次再向小凌老师建议:以你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修为,何不熔心意六合、六合八法以及曾经研究过的其他拳术于一炉,自创新拳?

小凌老师的回答是(大意):没有一个武术教师可以把自己复制成自己的师父,用功再勤,悟性再高,你的造诣也总是只能差于(比比皆是)、或者优于(凤毛麟角)而不能等于师父,同理,一个武术教师传给后人的拳,比之前人传给自己的拳,是不可能原汁原味、一模一样的。因此,一个武术教师,再怎么高明,只要不图虚名,把自己的平生所学、独到体会(如果有的话),融汇到自己传承的拳中,或深或浅地打上自己的烙印往下传就行了。由你传下去的拳如果胜过你当初学到的拳,让学生受益于你比你受益于你的师父还多就已经是对武术的难得贡献了。那不就是提升的创新吗?祖师、宗师、大师、胜任的教师和不能胜任的教师区别就在于此。能如此,何须另起炉灶?不能如此,自创新拳有何意义?

我过去真没深思过这个问题,所以会贸然提议,这番话让我心悦诚服。顺便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师父传下来的拳,到了后人那里,会有出入,而且越往下传出入越大,几代人下来,有时出入竟能大到同门中人打的不像是一种拳了。

我又提了另一个建议。

我说,我看了冯先生父女、师徒四个人教“混元24式太极拳”的视频。这拳是不是好,他们哪个人的功夫深,我没那个能力去评判。但是谁讲得好,那是表达问题,表达水平的高低,我自信很有评判能力。四个人的教学视频中,讲得最清楚的,是张吉平。这些年我在网上看了许多武术教学视频,也无出其右。

由此我想到,小凌老师现在的六合八法拳“从三遍”教学法,很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路径(因此也很有利于保持兴趣),达到“会”的程度。但是“会”了以后,要解决“对”——每一记动作,怎样才算准确无误地符合规矩法度的?标准全在小凌老师的脑子里。

所以我斗胆建议小凌老师看一下张吉平的教学视频。既然一个好的教学视频可以把拳演示讲解得那么清楚(不是单纯的文字表述能够比拟的),要不要考虑一下,做一个他本人的教学视频。参考别人的经验,这个教学视频应该可以做得好的。

我说“斗胆”可不是乱说。我的第一个建议,放到任何师父那里都可以提,即使师父不以为然,也不得罪人(说不定有些师父还会因此而飘飘然呢);身为徒弟,我的第二个建议,不说是“大逆不道”吧,总有点出格越位,理由不必细说。

不过我提议的时候并没有惴惴不安,反而是信心满满。因为我知道,我这个徒弟固然有点另类,我师父小凌老师也是个另类师父。

果然小凌老师一听,就问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张吉平的教学视频。他自己因为电脑不太熟练,找得不大顺利,又让王国燕找,找到后立即看了,当天就作了个决定:哪怕要辛苦一两年,也要把他本人亲自讲拳的教学视频做出来。还让王国燕带话给我,说:有德楹在,真好。

有师如此,夫复何求?


作者:柏伟磊
发表时间:2016/12/29 11:07:02

再读德楹老师的献芹记一文,感叹德楹老师文章写得好,文名取得好的同时,也愈发对小凌老师的胸怀和感悟佩服至极,或许只有真正明白内家拳这三个字的真意,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才能把拳打好吧。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作者:天阙
发表时间:2016/12/30 9:12:06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献 芹 记 ”可谓是也。

 


作者:郭明虎
发表时间:2016/12/30 13:35:03

希望早日看到小凌老师的讲解视频!期待!期待!期待!


作者:天阙
发表时间:2016/12/31 8:52:00

 

郭博士和大家的期待,是我最大的动力。只要解决视频制作问题,第一部应该很快就会完成的。

 

请《成功必读》草案的编纂者把这篇文章选入在内。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7/1/1 20:31:13

看到上贴,激动难言!

若能将小凌老师亲自讲水浪拳的视频制作出来,必定会在内家拳发展史上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那真是水浪拳传承之大幸,亦是我等之大幸。万分期待!无比珍视!很希望自己能够为此尽一份力。

自知在此方面能力不够,水平太低,但考虑再三,我还是主动请缨。我保证会尽最大努力去学去做,前期拍录、剪辑、配音、制作等等我都会去学习和尝试,无论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无论最后是否能用到我的制作,都愿意,都值得!无论如何,只要能够参与其中,就已经是我人生的大荣耀了!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15 12: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