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2 学拳小记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6.11.12 学拳小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824 )


作者:黎明
发表时间:2016/11/13 22:27:23

首先感谢二期班学员刘运杰,为大家联系了可以遮风避雨的场地。为今后雨天、太热或太冷的天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室内训练场地。

这次训练,是我们水浪拳二期班和亲子班开班后第二次授课。做为一期班的老学员,而且刚刚被任命为一期、二期班的班长,有着莫名的责任和压力。但上周的作业就我和健雄没交,起了个坏榜样,还被小凌老师批评,实在不好意思。

开始授课后,晓舟老师教亲子班小朋友十大形的踩步,我们几个一期班学员,在边上也帮着纠正动作。期间,我们几个一期班的学员抽空交流踩步的动作。学员中,我的动作路径相对熟悉点,大家也较多的跟着我打。但说心里话,和之前交流水浪拳的动作路径一样,对十大形的路径更是没有底气。

我们练着没多久,小凌老师老远就听到我的踩步第三个动作,落地的声音不对,过来跟我说,一听就知你的动作有问题。踩步第三个动作,前脚落地的时候,不是前脚掌先落地,要脚跟先落地。并示范了几次给我们看。

过后,更进一步的指导我们,踩步刚开始练的时候,一定要123按节奏分开来练。这个是开始学习的时候,必须要这么开始练,把细节打到位,才能练到好,要练到任何时候,每个节点都能随时停得下来。但不是说,一直都是这么123断开了的,练到后面有一定熟练度后,需要让小凌老师在根据每个人的进度,把12连起来,变成123两个节奏,或23连起来,变成123两个节奏来练。直到最后练到123变成浑然一体,成为一种本能。

之后,我就在那继续练习踩步,但打到3的时候,虽然知道应该脚跟先着地,总是不自觉的还是前脚掌先着地。就去询问小凌老师,告知因为我之前这个错误的动作打的习惯了,要纠正过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但只要你知道了正确的动作,每次打的时候心里一直记住脚跟着地、脚跟着地,慢慢的就可以改过来的,不要着急。

后面,小凌老师把大家叫在一起,详细说了轻步站的要旨,并演示了怎么把轻步站和踩步连起来打。

之前学习水浪拳较多,发现练十大形真的不太一样。现在也就学了轻步站和踩步,但别看十大形的动作好似很简单,就那么123。但自己在那里一个人瞎练的话,真的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感觉。

                                                 张黎明 2016.11.12

[此帖子已被 黎明 在 2016/11/14 22:22:1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黎明 在 2018/7/28 22:06:33 编辑过]


作者:王钧
发表时间:2016/11/15 16:40:35

井系二期和亲子班第二次学拳笔记

                                                                    20161112

 

1112日上午源深体育馆内,凌氏拳艺亲子班和井系二期班进行了第二次教学。现将王国燕老师对井系二期学员的教学内容要点整理如下:

 

一、复习前期教学内容,并对同学们在行拳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1、

 

要点:“贴纱垂帘”一式后,右手划弧收到腰部,左手向前伸展,应注意由肩部带动手臂动作,并且最终“停车问路”时的两手相合时要在时间上同步,不能出现一先一后。

 

 

2、

 

                        

 

要点:右手向上穿出,左手往下穿出,两手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左手臂挡在胸前,护住胸前中线位置处。

备注:王老师在打这一式时,说这式是“注坔贯月”。水浪拳六十六式拳照中并没有这一式的动作名称,但在论坛上,王老师写过一篇关于“注坔贯月”的帖子,详细记录了在游玩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时,小凌老师灵光闪现为这一式起了拳名。文中记载“注坔贯月”的“坔”读“di”,意思为从底下上涌之水,这一式的意境是“前一记拳蓄势待发(丹田之气),这一记喷薄而出,冉冉继上”犹如“瀑布在空气中如雾似汽,自下而上,松而不散,盈而不溢”。

 

 

 

二、教学新的内容,从第二式左边“临崖勒马”打到第五式右边的“临崖勒马”

 

1、

 

要点:两脚呈“丁八步”站立,身体重心在两脚的分布为前三后七,重心落在后脚,如果觉得吃力,重心可以按照四六分布,两腿膝曲。注意前腿也就是左腿略弯曲,不是直的。双肩撑开,后手中指与前手拇指指尖对齐,眼睛看左手。临崖勒马犹如拉弓射箭,引而不发,左手贴着右手臂划出。

 

2

 

 

要点:这一式为临崖勒马的后一路径,两手相合时要打出磁铁的同性相斥感。

 

 

3

 

 

 

要点:左手向上拧劲,手心朝里,右手向左肘推按,紧贴于左肘下。

 

 

4

 

 

 

要点:左手手心朝内,右手手心向外,左手高,右手底,两手犹如抱球。

 

 

5

 

 

 第五式的右边临崖勒马要点同第二式的左边临崖勒马

 

 

三、小凌老师的指导

 

1、起式刚站定时要心静,凝神静气后再开始行拳,刚开始要做到气定神闲,不要急着做动作。

 

2、个别同学打拳时,身体太紧张,要放松身体练拳。正常工作中也是这样,不能太紧张。

 

 

四、小凌老师的课前发言

 

1、亲子班的开课目的

 

小凌老师在亲子班开课前说,我们开亲子班,虽然是教授内家拳,但是教导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大师,也不是要他们成为英雄,而是让他们首先成为心智健全、举止得体、有颗平常心,做个充满快乐的幸福普通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他才能更好的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被外界左右。

 

我想:孩子小时候性格和心智的培养最重要,要远重于知识方面的教育,只有心智健全、性格乐观豁达才能不断成长和学好功课,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成为某个领域的人才。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在这点上很缺失,小凌老师提出的这个亲子班办学目的,正是为孩子未来一生的性格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令人敬佩,也只有眼光长远,真正懂得教育意义的老师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心智健全、举止得体、有颗平常心,做个充满快乐的幸福普通人”对于我们成年人同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尽管社会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过去提高很多,但社会上无处不在的竞争、攀比令人患得患失,大家普通很焦虑。练习内家拳不仅能强身健体,更在于修身养性。心智健全,就能不怕面对困难,经得起失败和挫折,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举止得体,就能懂规矩,提高自律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颗平常心,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放下成败得失;做个充满快乐的幸福普通人,就是重新找到自己内心的宁静祥和,真正明白幸福快乐不在于获得更多地物质,而在于精神的满足。

 

2、勉励大人要不断学习

 

小凌老师接着又说,小孩是“身有南北,心无东西”,犹如一张白纸,学习接受能力很强,而我们大人很多时候满足于现有取得的成绩,不再努力去学习。大家要知道“后生可畏”指的就是要敬畏年轻人的学习能力,而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我想:小凌老师是告诫我们成年人要有空杯心态,不能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固步自封。无论是练拳还是工作,都要开阔心胸和视野,不断学习,超越昨天的自己。看着亲子班的小朋友们打拳打得这么好,真是感到“后生可畏”,自己也要好好练拳,多多学习。

 

 

 

 

[此帖子已被 王钧 在 2016/11/15 16:58:2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王钧 在 2016/11/15 17:03:0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王钧 在 2016/11/15 17:09:2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王钧 在 2016/11/15 17:15:3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王钧 在 2016/11/15 17:24:05 编辑过]


作者:陈清怡
发表时间:2016/11/15 19:03:33

王钧记得好详细


作者:xiejianxiong
发表时间:2016/11/15 20:07:40

<div>记得非常详细,好帖</div>


作者:刘运杰
发表时间:2016/11/18 16:47:19

学拳小记

这次学拳,先复习上次教的内容,然后王国燕教练教到第二个“临崖勒马”。在学的这段动作上,转身比较多,比第一段难度加大。在练习的时候,小凌老师对我们说,打拳要放松,要安详,并带我们打了一遍,跟着小凌老师打,有些动作能体会到轻灵的劲,跟着自己也变得轻灵了。这次学习体会主要有三点:第一,打完后腹部热乎乎的,很舒服,结束后一两个小时都是这样,是不是气血活动开了;第二,自己的左腿很酸,我认为是自己的动作不正确,特别是“闭门推月”后的转身,左腿没有调整过来,有点“拧”着用力,到了晚上很累,早早上床就睡了;第三,“临崖勒马”中两脚的角度掌握不好,王教练帮我纠正了多次,需要在练习中多体会。


作者:罗建军
发表时间:2016/11/21 11:48:12

   

20161112日源深体育馆

我们先打了下之前学的路径,然后就开始学习新的。这次新学了几个路径:临崖勒马(左),闭门推月,拨云见日,临崖勒马(右)。临崖勒马这个路径,王国燕教练说了几个要点:1.后手中指对起前手拇指尖;2.重心要前373.像拉弓射箭一样,引而不发。闭门推月这个路径手上的动作我觉得和踩步的第23步骤有些相似之处。小凌老师也对我们进行了指导,让我们打拳时要放松,起手式之前就要静下来,要气定神闲。

    这次的路径比以前要难一些,不仅有手上的动作,还有步法和几个转身,从左边的临崖勒马到右边的临崖勒马转了有180度,把马整个掉了个头。虽然我到现在只学了5个路径,在打拳时已经能够感觉到身体热乎乎的,手心也暖暖的,动作越慢越明显。

   另外我要感谢录制并分享视频的同学,通过观摩视频,发现了一些上课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我觉得每次上课都可以录制一段,课后是很好的复习材料。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6/11/22 22:00:52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6/11/22 22:02:57 编辑过]


作者:刘飞
发表时间:2016/11/23 10:23:42

最近打拳明显感觉膝盖不舒服了,虽然平时也感觉到膝盖有些不适,但这次上课打拳以后有明显的感觉膝盖酸胀。自己也在查找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

1.以前动作不规范,所有的动作都是浅尝辄止,腿部所有的动作都不到位,该弓步和丁八步的也就稍微比划比划就算了,所以对膝盖没有压迫。

2.现在上半套路径基本熟悉,对动作的要求变高了,特别是跟着小凌老师和晓舟老师打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动作的到位程度,弓步拉的更开,蹲也更深。

3.路径还是有问题,在动作细节上不连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也就是肘膝明显不合。膝盖过了脚尖,伤到膝盖。

4.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明显的气感,但膝盖处的问题可能是气不通畅。

上述几点还是先在拳法的路径上再打磨,更加精确,更加适合自己,同时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

刘飞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6/11/23 18:19:15

刘飞:关于膝盖问题,可以看一下论坛里的这篇文章。<div>太极拳会损伤膝盖吗?一一王国燕
<div>http://www.lsquanyi.com/bbsxp/ShowPost.asp?ThreadID=681</div></div>


作者:郭明虎
发表时间:2016/11/23 21:16:20

<div>2016-11-19 星期六</div><div>今天小凌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了踩步的打法。
刚柔并济</div><div>小凌老师建议前面两个动作要柔和一些, 第三动作要刚硬一些。这就是刚柔并济。如果,全部软绵绵或者全部都用力,都体现不出来刚柔并济。</div><div>分解与组合</div><div>小凌老师强调了踩步是一套连贯完整的动作。为什么要分成3个动作,让大家练习呢? 是为了让大家可以了解动作的细节,对于初学者分成3个动作学习起来也容易一些。实际打熟练后,三个动作应该是一气呵成的。</div>


作者:renmin
发表时间:2016/11/24 14:13:34

学拳小记(二)

 

    20161112日    浦东源深体育场

 

    首先感谢二期班的刘运杰为大家联系的场地,这里交通方便,而且冬季或雨天室内的练习馆会方便很多。

这是第二次上课, 很多方面较上节课又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收获。

首先,小凌老师这节课说了很多,既有拳法的指导,又有做人的道理。把亲子班和二期班放在一起颇有好处,大人做好表率,尊师和感恩,对孩子也是一种间接的教育,而孩子心无杂念,记忆力好,学东西快,无形中也督促我们大人要更加努力。在坚持学拳练拳的过程中,既强身健体,也培养了意志力。

其次,这次授课几位教练也教的格外认真,王国燕教练帮我们复习了前期教学内容,并对我们在行拳过程中的错误进行指导。这节课学习内容,是从第二式左边“临崖勒马”打到第五式右边的“临崖勒马”,打的过程中有很多下蹲的动作,让我感到很累而且关节有点痛,想来是与我长期不运动,久坐损伤关节也有关系。有几位学员也出现腿疼现象,晓舟教练推荐我们看了王国燕教练写的“打太极拳会损伤膝盖吗?”这篇文章,很是受益,以后在练拳过程中姿势、受力点等等因素加以注意果然好了许多。

我觉得自己现在练拳还不够勤奋,学的内容每次打个两三遍就开始偷懒,虽然每天会打几次,但想来效果不好。下节课后打算每天持续练拳能一个小时左右,再来感知身体的变化。

今天是感恩节,再次感恩小凌老师,王教练晓舟教练以及一同学拳的每一位。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5 18: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