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23学拳小记学拳小记
——2022年10月21日线上教学与2022年10月23日训练(三)
黄腾达 2022.10.26
混沌开基
周日小凌老师再次提示了建军起势的含义。已经是第三次小凌老师引导我们去思考起势的含义。我整理一下,我所理解的我们学员起势认识的大致过程。一开始我认为起势是在找一个中心点,前后左右的一个中心点。晓舟进一步体会,起势是在找中心点上的一个中正的线。建军认识到不止是找一个中正线,是在找这条线前后摆动的平衡范围,混沌为无,开基为找边界。国燕教练点出起势混沌开基与收势归元混沌相呼应。到此为止,一维二维三维,再加上时间的维度,起势可以从四个维度去理解。
停车问路
周日我问小凌老师,陈氏太极和杨氏太极内部也各有不同,应该去看哪一家的拳?小凌老师看出来我困惑的关键所在,在更高层面回答了我:陈氏是从战马上演化出来为上战场准备的太极拳,杨氏是从陈氏的基础上演化为主旨健身服务的太极拳。并给我演示了陈氏的懒扎衣、杨氏的搂膝拗步,同一类拳在太极拳中的演化结果。我之前想当然的以为,陈氏应该比杨氏更富有攻击力,但在陈氏懒扎衣上我却发不上劲(这里的劲指单操发的劲,我认为越接近原本的拳,应该更重视单操),所以有此一问。答案就是小凌老师所说的,那是为马上征战而演化出来的拳。
在另一个层面上小凌老师还教了我们讲究的方法:传统的东西是有脉络的,从最初到现在演变路径中不该有断层。讲究事务要先抓住其演变的主干。
注坔贯月前一记中的“逢转必沉”
小凌老师在线上课程指导金星时指出“逢转必沉”的含义。我理解意思是,拳打定的时候是紧的,要转的话,跨这边要松一下,挪一挪,“逢转必沉”。重读了晓希写的《逢转必沉靠体悟》一文后,我理解沉和起才是相对应的关系。注坔贯月前引导动作的下沉是为了之后贯月的上升,这里“沉”才是实际意义上的沉。另一种情况,如引鸟趋林接摘星换斗,其中的转是在同一个平面的转,这里的为转而沉的“沉”估计就是调整一下,挪出个空间的意思。
我近期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1. 小凌老师指出我行拳的时候要注意提胯。之前我注意力在手上,之后我要多关注脚的动作,把胯提起来。
2. 还有我的手行拳的路径要注意,该走竖直平面的要特别注意不要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