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之间的过程也要打到位2022-10-28 ——小凌老师线上点评无用之用二到顺水推舟二 有感节点之间的过程也要打到位
2022-10-28 ——小凌老师线上点评无用之用二到顺水推舟二 有感
小凌老师的拳课,虽无大师课堂之名,却无大师课堂可及。老师这次线上点评了19份作业视频,不管学生水平是博士级的,还是小学生级的,只要态度认真好学,老师均给与指导,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学生们都收获满满,就是辛苦老师一人了。老师把平生所学无私地奉献出来,试问今日世界,有谁可以做到?
课上看大家的作业,明显感到每个学生都有长足的进步。可见这一教学模式成效显著:老师线下教拳——学生写小记+练习+自拍视频——线上自评、同学评、老师评——学生再写小记,这样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生必须开动脑筋,勤加学练,才能跟上步伐。老师虽然辛苦,看到学生们的进步,也甚为欣慰。我也将认真学习老师的这一教拳方式,在香港培训点推行。
我自己的作业我在课前看了多遍,对照老师的范本,发现好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1分37秒,伏虎听风之后的转身转手,我是把右手拎起来一下,然后再转,一个平滑的圆弧被我打断成两截。这和我之前引鸟趋林出手前把右手拎一下再出,是同一个类型的毛病:二起,可以一次打到位的,我偏偏画蛇添足打两次才到位。
看老师打拳非常舒服,我的气息始终通畅无断,看我自己打的拳,就不能做到这点,比方说伏虎听风转身这里。看了老师的视频再看我自己的,就会感到咯噔一下,不舒服了,气有卡顿。这里就是有毛病。
老师指出,我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在节点之间,节点我可以打得比较到位,但是两个节点之间的过程,还不到位,如果采用瞬间定格截图,一定有很多的问题。下面,我要努力提高这个过程,一次到位,顺滑地到位,不可以额外加小动作。
看老师打拳,那真是一种享受。老师打起来,非常的“糯“。一枝动百枝摇,四肢百骸,处处相呼应,那种呼应,是一种有粘性的呼应。动作刚,但不是很刚;柔,但不是很柔;涩,但不是很涩;粘,但不是很粘。刚柔涩粘都有,但没有一样是过分,比例刚刚好。找不到比“糯”更妥帖的词来形容。真正是炉火纯青,随心所欲不逾矩,把每记拳所要求的意境,表达得十分充分,又十分自然。
孙过庭书谱云: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正是老师打拳的最好写照。
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内家拳宗师演绎拳艺,我等弟子可以近距离欣赏,并聆听教诲,这是多大的幸运和福分!
感谢老师,感恩老师。
晓希
2022-10-29
[此帖子已被 晓希 在 2022/10/29 21:09:16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