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凌老师线上拳课学拳小记(一)-慢打第四课跟小凌老师线上拳课学拳小记(一)-慢打第四课
11月4日, 周五晚,很有幸参加了小凌老师的线上拳课,慢打水浪拳第四课,是从“顺水推舟二”到“鸿雁双飞二”,要求是慢打达到3分钟以上。两个小时的课,不仅看到6位教练高水平的拳,更是对小凌老师精僻,切中要害,一针见血的点评叹为观止!老师对于每位教练具体的拳的点评,对于我这个层面来说,还是深了,还有不明白之处,我想这是功力的问题,还需要继续跟晓希教练好好学,但老师讲的以下几点让我印象深刻,老师看问题总是辩证的,发展的,有艺术,有境界,一般人难以企及,
(1) 关于点评这件事,老师并不认为只有教练点评学员,也不认为教练点评学员,只有学员得到了,而是教练在教的过程同样也是得到的,所以鼓励教练之间互评,师兄弟也可以点评教练,因为没有哪个人可以把所有的拳都打好。在互相点评中可以得到很多宝贵经验。我想确实如此,在生活中也一样,不管自己某方面多强,但总有自己弱的地方,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学习的原因,“学无止境”。
(2) 小凌老师鼓励大家提问题,看到人家对还是不对,觉得有问题就要提,但是不能认为自己提的就是对的,如果人家觉得对,那么可以通过辩的方式,在辩论中,把是非越辩越明。而且拳术是一种艺术,对某人说的话,在一定时候,一定场景中是对的,但换了人,换了场景,换了时间,那就不一定对了,这点在后面对晓希教练 “童儿送书”这记拳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中,就充分体现出来了。老师是针对晓希教练当时打这记拳的情况,去进行指导的,有不到的地方,老师会强调过一点,而过了的地方,又会强调不到一点,是为了解决当时的问题,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是一层境界一层话,是按当时的情景来的,这也是老师说话的艺术,都是有语境的。因此老师说要了解他说的话,有的还是很难的。很佩服老师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3) 慢打,不是为了打慢而打慢,是为了打的全部到位而慢,是打不快而慢。如果拳打到位了,但为了把时间延长而等,那么拳就都断了,这是不对的,拳打到位就走,慢是在过程中放慢,如果注意到每记拳的要点,就能慢慢做到了,而不是停在那里等,打到了停是打不慢的。我觉得也就是说这个“慢”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每记拳打到位后,水到渠成就“慢”下来了。我现在还是打不慢,晓希教练教我打的时候,默念拳名,我想就是在默念的时候,想这记拳的要点是什么,怎么样打到位,如果打到了,应该就能放慢一些了。
(4) 对晓希教练“点篙摇撸”这记拳点评时,讲到有时候的问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把错的当作对的,所以就会越来越错,有时不舒服是对的,学好很难,就是不舒服的。如果方向是对了,那打的不好,是功力问题,往正确的方向打下去,会越打越好,但方向错了,那就南辕北辙了。我想到自己平时打拳时,通常都弄不清自己有什么问题,有时就是朝着错误的方向打下去,等晓希教练指出来,才知道错了,但打久了还难以纠正的。
(5) 有幸老师也对我做出了点评,指出我的是意识上的问题,如果意识上的问题解决了,可以前进一大步。老师指出我打拳应该和写文章一样,娓娓道来,八个字:“柔和缓慢,绵绵不断”!我自己也有感觉,打拳慢不下来,而且也没有那么流畅,有些卡顿,学拳也有近四年时间了,路径已经很熟悉,但一直慢不下来,整套拳打下来,总是在12分钟左右,停滞不前,而且拳艺也进步缓慢,一直停留在形似上面,晓希教练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学习的氛围,缺失同学的陶粹,为师为资我都看不到,所以这次申请让我参加此次的线上课,也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中拳艺能有提高。我也怀疑是不是身体不协调,但老师说不是身体协调的问题,而是指导意识的问题,太想要打出拳的样子,反而不好。对于小凌老师提到的意识问题,我还需要向晓希教练请教,跟教练好好学习,如何才能打的娓娓道来,实现量变到质变。
(6) 楚楚提出问题:“小凌老师整理的五字诀里:“前四后占六,掌握三与七。双单可分明,阴阳见虚实”这里双单可分明怎么理解,是指得重心在单腿和双腿么?下面的解释里说双重单轻又怎么理解呢?“老师对此作出了精彩解答,作为对楚楚勇于提出问题的奖励,可见老师真的很鼓励大家提问题!其实能提出问题,就说明是在思考,思考了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进步。但对于问题的解答我不是太明白,隐约记得大概的意思,有双重就有单轻,有单轻就有单重,双重到底好不好?“前三后七或前七后三”,都是为了重心变化方便,前后移动的方便,而在前后换脚时,都会发生双重,老师讲到《孙子兵法》中: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所以没有好与不好,要用的都要用,只要切合实际,用奇,用正,用阴,用阳,变化无穷!
小凌老师的线上拳课精彩,干货满满,让人受益匪浅,但授课两小时,真是辛苦老师了!而线上拳课的学习氛围也给了我很好的体验,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下,一定能有所收货,有所进步!
向雪
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