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初尝水浪拳慢练的乐趣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初尝水浪拳慢练的乐趣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521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初尝水浪拳慢练的乐趣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67
经验:1569
金币:1569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初尝水浪拳慢练的乐趣

初尝水浪拳慢练的乐趣

 

肖力行老师计划用7~8次课,完成心意六合八法拳(又名“水浪拳”)三种打法标准化训练慢练的教学任务。在老师的指点下,第六节课后,我终于不用再去想速度,完全沉浸于慢练的节奏,体悟拳中的纵横起伏,意气相随。

上到第5次课时,我虽速度上勉强合格,但却出现了一些原来没有的问题,比如:节点打断,胯没提到位,过程滑牙等。老师一方面从外形上演示给我看标准要求,一方面从意识上指点我在过程中慢慢拧转,慢慢提跨,慢慢透肩,一到全到。

本周的第六节课,国燕师姐领打了旋转乾坤、风摆荷叶、掩手冲拳、枕流逆袭(肖师起)、琵琶遮面、流星赶月、燕子斜飞、丹凤朝阳、翻江搅海、迎风拂面(肖师起)、倒骑龙背、狸猫扑蝶、抽梁换柱、风卷残云、蛰龙现身、步罡踏斗(肖师起)。师姐的领打舒展从容,娟秀大方,十分耐看。

老师为我看拳后,指出了当前最大的问题,好几记拳还是没有含住。以蛰龙现身为例,老师把我手脚各行其是,肩胯不合的错误动作“放大化”地做给我看。老师说,“你可能认为自己打的样子还可以,没有做得那么难看,但实际上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看着老师模仿我散手散脚打拳的怪样子,仿佛一盆冷水浇下来,让我猛然间清醒地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接着,老师又指点我如何做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动作要求,当前我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1、两手的联动,由一手的下带动另一手的上。我此前对两手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联动有所体悟,但的确没有意识到两手在上下交替中的联动。

2、还是上次为我指出过的“胯”的问题,老师说,现在可以跟你说胯了。我回去重新练后,发现自己常常只注意到一边的胯,而忽略了另一边,更别说同时注意肩与胯了。常常顾此失彼,导致拳架七跷八趔。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两肩两胯,才能hold住。

老师还针对我这段中打得最不好的两记拳进行了补课。

旋转乾坤,这是一记十分要紧的拳,在水浪拳中是下半套的开场,承上启下。这记拳老师之前指点过清怡和赵丹,还夸过赵丹打得好。我也跟着练过一段时间,但当时可能对于动作细节没弄清楚,也可能功夫不到,打下来没什么感觉,自己练着练着就给忘了。这次老师对我进行了严格的要求,要我做到每一动都清晰到位。

我把老师指点记录如下,下半套起势——旋转乾坤:

第一动 右手 不过中线

第二动 左手 到中线

第三动 右手 过中线

第四动 左手 到中线与右肩的中间

第五动 右手 到左肩

第六动 左手 过右肩

按老师的指点练习,我目前能感受到的是紧接着猛虎回头,在内气充盈的状态下,凝神静气,外形带动内因,调动丹田的旋转。再由丹田惯性下的自转,带出后面一记风摆荷叶的起。感觉妙不可言,虽然只有短暂的刹那,却让我终于在有意识的行拳中尝到了内因带动外形的滋味。我想这大概就是先贤创编水浪拳时编入的密码,只有得法的演绎者才能心领神会地破解密码,把其中的内蕴在一招一式间传递出来。而,只有得道的拳教师,才能把解码的方法以简驭繁地授之以渔,让学拳者通过着每一次有意识的行拳,有朝一日领悟到内家拳中的契机。

琵琶遮面,这记拳上节视频课互评,国燕师姐就已经给我指出了没有打出右手前推的中锋拟笔。我回看视频,确实右手没什么意识。经师姐提醒,我记起这记拳老师去年给晓希重点讲过,夸奖晓希打得天然对,并给其做了提高性的指点。当时教晓希的时候,我觉得这记拳我连大的外形也没打准确,也就没怎么注意细节。这点要向建军学习,建军明显是已经听进去,并照着练习了。这次老师见清怡的程度也到了,给清怡指点,叫我一起跟着学。我这才认认真真地重新按老师的要求打过。

我把我照着老师动作练琵琶遮面右手“中锋拟笔”的认识记录下来:

1、右手手指正对前方,注意肘不能翘,沉肩、腕直。

2、右手小鱼际处略向外翻一点,起到螺旋出去的启动状态(中锋拟笔)

步罡踏斗,老师则对我做了“不教之教”。我在打给老师看的时候紧张了,打到蛰龙现身就停了,经建军提醒,又补打了步罡踏斗。老师在指点的时候很严肃地说:“首先告诉你,你打的步罡踏斗是不对的,但你自己刚才没打,我也就不讲了。”吓得我一句也不敢多问。回去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想这记拳到底问题出在哪里,直到昨天看到达达第一个交的视频作业,好像有了点认识。不管怎么说,作业总得完成,我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想尽办法改过来。我把我自己在尝试“订正”中的认识记录下来:

步罡踏斗,拳名系老师亲自拟的,老师在讲解拳名时就讲过,这记拳重在第一步,第一步方向对了,后面问题就不大了。所以,我先从方向上进行对比纠正,但看视频比对方向心里还是没有底,看来今后还得加强“拳打一席之地”的练习,应该能对方向掌握得更好些。其次,回想老师近阶段一直在给我强调肩、胯的问题,尤其是后座的时候有没有含住,是不是老师讲过的类似之处,我还没触类旁通?于是,在走趟泥步的时候,我调整了胯吃住,尽可能拉开手臂与肚子的距离,感觉腹部抽紧了。经过联系,不知道这次的作业中有没有把上次的错误有所改正?恳请老师慈悲开示,也请师兄弟姐妹们为我指正。

课后,心中有了明确的练习目标,今晨练拳时隐约间旋转乾坤同心圆精准旋转带出了丹田之势,琵琶遮面小臂骨拧转伴随而来一股翻滚之劲,蛰龙现身开合之际仿佛浩然有骨......内因的牵动渐渐呈现出来,水浪拳变得越来越亲切而美妙。我想这大概就是我通过12年练拳由量变产生的质变吧!然而,若没有老师在每一个当口因时制宜的指点,那么,不可能冲破一道道关口,层层进阶。再怎么练无非也就是蹲得低一点罢了,恐怕连蹲也蹲不直,更别谈细节上,精准性,艺术性层面的提高了。而对于内家拳修炼,越练到后面,各种细微的感受也会增多,更需要老师高明的指点和夹持,否则极容易追求某种偶然所得的感觉而误入歧途,不可自拔。需知练拳是次第分明的,你在哪一层,只有比你更高级的人才看得出,更别说指点了。

为什么老师把慢练作为心意六合八法拳上层次的第一大标准训练为我们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欣喜地看到自己和师兄弟姐妹们这段时间进步之神速,我尝试着总结一下。

通过慢练,首先,可以把自己错误的地方放大化,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呈现出来,找到不足才能纠正。其次,可以提高行拳的精准度。从只能打对节点,到放慢后逐步做到过程的标准,再到定式动作100%的准确到位,不断增强意识的专注度和持久度,以意导气。再者,更好地加强控制力。慢练相对容易调整气息,心平气和,从而更冷静地考虑各细节点,在缓缓运动的过程中,更好地去用意识控制住你的身体,让动作合上呼吸,尽量控制住每一动,维持住一动无有不动。再有就是,练出下意识的“预判性”。可能也就是“神”。我看老师领打,每一记拳未出手时,神就已经整个罩住目标了,出拳必定一击即中,势不可挡。难怪老师说打拳要有股浩然之气,这种凛然的神情,在对战中就可让对手不敢直视,知难而退。我想这也许就是内家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吧。请教老师,如何才能做到“料拳如神”?老师回答说,“经过这次慢练,你们目前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目标,但因动作要求还不熟悉,因此还在寻找中。只要照这样正确地慢练,巩固之后,用不了多少时间,动作纯熟了,自然就能达到的神先定住的状态。当然,这只是练拳中的神定,实战中还是要通过真正地交手练出来的,还要能做到因敌变化而取胜。”我想这就是内家拳的魅力吧!

对于慢练,我从一开始的不够重视,到课程过半的畏难,再到临近收尾时感受到乐趣无穷,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点。老师纠错时的严厉,讲解时的耐心,鼓励时的温暖,帮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当前的主要问题,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看清更上一层楼的前进方向。老师带给我们文武双修之乐的同时,还让我们身心健康,开启智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师如此,还有什么比之更幸福的呢?

             晓舟 20221116

后记

老师每次给我们上好课回苏州,要花费4个小时左右,地铁、高铁、地铁、公交。以前晓希在国内时,都有晓希陪同老师。晓希出国后,大都有国燕师姐接送。由于师姐要照顾其父母,老师有时一人来去,所用时间很多。

上次清怡送老师,让老师有时间多休息一会。这次我送老师到苏州,为了让老师多休息,也学清怡样。陪老师简单吃了午餐,送老师到家,也不上去,直接开回上海。

来回3个小时,很方便的,以后上好课,就我来送老师回家。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2/11/16 18:06:09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8/18 3: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