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跟小凌老师线上拳课学拳小记(二)——慢打第五课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 跟小凌老师线上拳课学拳小记(二)——慢打第五课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574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 跟小凌老师线上拳课学拳小记(二)——慢打第五课
向雪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6
经验:147
金币:147
注册:2018/11/3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跟小凌老师线上拳课学拳小记(二)——慢打第五课

跟小凌老师线上拳课学拳小记(二)——慢打第五课

1111日,周五晚,小凌老师慢打水浪拳第五堂线上拳课如期而至,这节课主要点评的拳是从“鸿燕双飞二”到“猛虎回头”,即上半套结束。国燕教练写道这段涉及到的拳名:托天盖地、燕子抄水、鹞子钻天、朝阳贯耳、截手双推、熏风扫叶、燕子衔泥、李代桃僵、灵猿摘果、李代桃僵、灵猿摘果、猛虎回头。其中有两记对我而言是新的拳名,“鹞子钻天”和“李代桃僵”,“鹞子钻天”小凌老师课上点评了,知道是哪记,但“李代桃僵”还不清楚是哪记,我看达达教练的小记里写的是:李代桃僵:小凌老师将“燕子衔泥”后一记拳命名为“李代桃僵”,意为前手可以为了保护后手的出招而牺牲。不是很明白,还需要向晓希教练请教。

这节课小凌老师对拳的点评依然非常精彩,择其中印象深刻的记下来,慢慢去体会。(但不知道是否记录有误)

1)“瓶花落砚”,老师说这一记是有特殊要求的,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老师用了《琵琶行》中的四句“银瓶乍破水浆,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来形容要打出的感受,瓶花落是突发的情况,猝不及防的招式,突然发生,对于突发的事件,肯定有突发的反应,接不接的住,都要去接,不愿意瓶花落在砚台上,这个反应很短促,双方交战,猝不及防,所以这记拳手动的速度要比其他拳快。不得不佩服老师的古诗文功底,将《琵琶行》和拳很好的融合了,之前老师教“高山流水“这记拳时,就用了”犹抱琵琶半遮面“,手要挡在面前,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

2)“鹞子钻天”,这记的问题有共性,好多人都有,就是人站直时,没做到手脚同时到,而是脚先到了,手还没到,小凌老师说这记拳如果脚先到,就没有用了,手是跟脚动的,主要是脚,手只是辅助。如果实在做不到同时到,那就手先到,再脚到,就像中医一样纠偏,先矫枉过正。这个手脚同时到的问题,很多记拳都有,之前跟晓希教练学拳时,晓希教练也经常提到,但我总是脚比手先到,感觉控制手比控制脚来的容易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腿部力量不够呢?

3)“熏风扫叶“,这记拳小凌老师主要讲到上面那只手的位置,要高过头,手是直的,手肘处要是钝角,我感觉这样手臂位置就相对固定了,手伸的太高,大臂和小臂之间就平了,没有钝角了,手太低,又会变成锐角。老师这个用角度来固定位置,很是高明。

小凌老师除了点评拳之外,还教教练们如何成为合格的老师?

1)       老师借达达教练小记里提的问题来讲,为什么有时候老师不当场回答问题?除了是让自己回去思考问的问题外,老师要衡量在哪个场合下回答这个问题更有价值?需要有时效,即在一定单位时间内,要起到更大的作用,要进入做老师的角色。

2)       教拳时要搞清楚学拳对象,因材施教,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教一年级的学生,就要适合一年级的,而教二年级的学生,还用教一年级的方法,那就不对了!现在市面上有些教太极拳的教练,从头教到尾,都一样教,我们不能如此,不能做徒有其表的事。

3)       小凌老师又提到,如何做合格的老师,大家还差一点,那就是老师不仅要指出学生打的不好之处,而且要更要把学生打的不好的地方,打出来给学生看,因为指出的问题,学生并不认为打的不对,如果知道不对,那就不会打错了。我就有这个感觉,有时候就会觉得自评比较困难,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

4)       因为老师要把学生打的不好的地方打出来,所以小凌老师现在演示的拳有对的,也有不对的,若干年后没有注明的话,就不知道对错了,推向社会时一定要弄清楚哪些是对的。这也就是老师之前一直讲的,要有场景,任何一句没有场景的话,是没有对错的。

小凌老师的课,总是能让人收获满满,学到的不仅仅是拳艺上的知识,更是能推及到生活中去,比如因材施教,就让我想到和我现在处在青春期的儿子相处,我的模式总是停留在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喜欢对他说教,控制,殊不知他已经慢慢长大,思想和原来已经大不相同,如果我还是用原来的老方法和他相处,只会矛盾冲突不断,所以也要像老师讲的“因材施教”,用适合孩子个性也适合他的年龄的方式去相处!

 

这周慢打第五课的作业:

还是慢不下来,时间好不容易才达到2分钟,这次晓希教练不仅是指出了我打的拳的具体的问题,更是和我解释了上次小凌老师说的我的拳要打的“娓娓道来”是什么意思。晓希教练说你看写文章都有一个开头,比如写今天天气怎么样?今天的花草树木怎么样?广场上的人群怎么样?自己的心情怎么样,然后再写出拳,那这个文章就不显得突兀,显得柔和了,但是我现在打拳就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前面这个过程,就冲到面前了,就是开始有动作的时候,要控制住,让他渐入佳境,渐渐进入那个状态。这个晓希教练提到清怡秘书长写的那段话很好的,就是比方说我的手往上挥,也是控制住手往上,我的手往下落,也是控制住往下落,不是自由落体。教练让我想象,我的手臂上都是有重物,我的腿上都是有重物,好像都绑了沙袋,这样子我再动手动脚,那就快不起来了。

清怡秘书长小记中的那段话,我看过之后,觉得要打慢,就是动作要有“控制“,那怎么”控制“,我觉得就是要有意识去做,我现在感觉下来我打拳好多时候是无意识的,一记拳一下就打过去了,就好像凭着肌肉记忆,把动作完成了,所以路径很熟,但却总是慢不下来。后面练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的去做,按晓希教练讲的,打的时候想拳名,这样就可以去想这记拳的要点,控制住动作。想来我的慢打之路还很漫长啊!

附:清怡秘书长小记原文:

怎么打慢

小凌老师其实在这几次课程中讲的比较清楚了,要把节点间的过程交代清楚,不要一笔带过。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自己就是打不慢,以至于上次视频还是2分半左右,打不到3分钟。直到这周才有所体会,就是老师说的(非原话,我的体会),比如重心的转换,脚一蹬(腰一甩)就过去了,这样省力,但是这个过程是没有做到动作控制的,是一个滑丝的状态。要的是重心从一处慢慢的变换过去,这样的动作就是处处在控制之中。这样才能慢的下来。大概总结一下,就是要避免无意识的甩、蹬、掉落等,力不能在动作过程中突然卸掉,或者无着力点。

 

小凌老师周五拳课记录

1.    我的问题

还是慢打,老师指出我在“五云捧日”手从耳边下来的时候,手是掉下来的,不是自己控制着打下来的,以前不注意就过去了,现在老师指出,才突然有了意识。“

 

                                              向雪

                                             2022.11.17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2/11/18 9:56:30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8/18 11: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