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摆尾、拳脚归零以及一些感受有段时间没有写小记了,脑子里有些想法想等成熟了或者能够自圆其说时才记录下来,就一直拖着。后来想想也没有必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法成熟的过程也是可以记录下来的,不一定非要有一个好的、经过验证了的结果才写。
春节那段时间有个想法,乌龙摆尾在慢打时老师指导说是腰胯的不同运动,看晓希的笔记里记载老师以鱼尾的摆动来类比。闲暇时看大家拍的视频,这里有些会有推的动作,就想为什么会这样?有一个猜测是不是没有明白鱼尾在拳里是横向还是竖向。就在群里发了一个讨论,乌龙摆尾的尾巴是横向还是竖向的,摆尾的动作是左右摆还是上下摆?我想这个问题明白了就不太会产生向前推的动作了。晓舟教练和老师问答的文章里的配图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前段时间关于拳脚归零的讨论,起于晓希的一篇文章,对小凌老师某次慢打教学的感想,比较惭愧,那次教学我就听懂了笔墨融于血液,吴冠中听成了吴道子,到网上搜索了一番没有什么发现就放下了,要不是晓希的这篇文章就错过了老师的精彩教学。我的理解,拳在打自然之上还需要打出意象,意象有高低,关键或者说锚点是拳名,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空场景下展现出的意象也不一样。归零,说明开始是零,中间不为零,之后返回零,所以才叫归。那么什么是拳脚归零呢?什么又是意象呢?我刚开始以为拳脚要表达情志,所谓的“诗以言志”,和其它艺术表现方法一样,最近渐渐觉得不太全面,舞蹈、艺术体操等也可以做到表达情志呀,没有把握住拳术的基本特点,也就是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之所以为拳术的根本特点。对比观看了一些视频,结合内家拳的特点,我想内家拳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没有展现出来的部分,还能做什么,不在于展现出来的部分,能做什么,所以才以屈为伸,欲左向右,心意六合。这也是内家拳与外家拳以及舞蹈、体操之间的区别,可能这也就是它的意象所在。
最近在弄一个全新的东西,人到中年又要开始全面的学习,亦痛苦亦快乐,练拳就多少受到影响,比较珍惜每周在大宁与大家交流的时间,积累下来还是有点新的感受。记不清是之前什么时候,反正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那时对胁有感受了。前段时间我发觉这种感觉沿着肋骨,出现于整个肋骨,尤其是动作转换需要微紧时,胁肋就会有微微束的感觉,就好像用保鲜膜裹住的一样。慢慢地我觉得可能有点不太对,不是力由脊发,身有弹力吗?于是请教了储教练,储教练以拨云见日为例,展示了要内部运动,怎样用内部驱动,我又想到朱全第教练在春节前给我们演示什么是太极拳里的猫步,心有所得。最近在尝试怎样用在平时的练拳中,偶尔在练拳结束后会感觉像是含化了什么一样。
罗建军 2023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