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遍是最好的教拳方法 ——第二期慢打水浪拳第六课线上教学笔记从三遍是最好的教拳方法
——第二期慢打水浪拳第六课线上教学笔记
7月7日晚,是慢打第二期第六课线上教学课。跟以往不同,老师今天第一次在课程的中间时段讲话,在建军点评完东雷之后。
老师表扬建军点评的质量最高,希望每个教练都向建军学习。
建军的点评最符合老师对教练的要求,体现在:
一、看完一段拳,抓住学员两三个主要问题,把这两三个问题讲透彻。胜过挑一大堆毛病。师说:“多则失之,少则得之”。
二、回答学员的提问,不是千篇一律。看学员拳艺水平的层次,有的深入回答,有的不予回师说:“因材施教“。
建军花了较长的时间来点评东雷的两丢石头的问题:左手位置很低,看上去散。原因是什么?建军认为是东雷意识在左手,左手带动右手带不动了所导致的。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意识放到后手,然后两手一起联动。我认同建军的分析,也自然而然感到这个解决办法有点难做到,但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
老师对建军说:如果是我,我只要告诉东雷:你的方向错了,你的后手、眼睛、头、人,都往下了,应该都是只往前不往下。方向错了,才是问题的根源。告诉东雷不可向下,他打打就对了。
听老师一讲,本来感到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改好这个问题,现在觉得立马可以纠正。因为改方向很容易操作。所有参与培训的教练、学员,都明白两手联动与改方向,前者要难得多得多。
老师说建军指出的问题对,也给了解决的方法,但是学员未必能够领会、改得过来,那么要考虑是否有更好的表述方法?是否可以花更少的时间达到目的?要不断否定自己的正确,才能找到更高明的方法。
老师找原因一针见血,给方法方便易行。这就是内家拳宗师的本领!功力之深,令我等深深佩服。
除了老师的评价,建军还有几个做法值得我好好学习。
一、 课堂上也要学生动脑筋。
点评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先找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然后再讲自己发现的原因,两相对比。学生被提问,就会思考,动过脑筋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 点评打得好在哪里。
让学员对正反两方面都有清楚的了解。好的拳感会带到其他拳里去。
三、充分利用电脑操作技能。
有时逐帧播放,有时用画笔在屏幕上边说边画,有时定格,有时分屏对比,把点评做得生动活泼,又细致入微,看了一点不枯燥。
课程的最后,老师再次现身,给我们讲解了从三遍教学法,这是老师从几十年教拳经验中,归纳提炼出的精华。老师说:从三遍是一个普遍性原则,适合绝大多数初学之人,特殊性除外,我教的学生不计其数,实践证明,这个是最好的教拳法,希望你们每个教练好好学习掌握。老师总结了9大法则,我按记忆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记录如下:
第一、 从三遍是分段教,根据学员接受能力来分段,长短随意。学生记得住,就分长点,记不住,就分短点。
第二、 每一段从三遍时,教练不讲话。让学员感受教练的精神,模仿教练的外形。
第三、 每一段教完,中间有个消化的过程,让学员强迫记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补漏。这个过程,老师不要看学生,要充分给学生自由空间,不给学生压力。
第四、 学生强记不下来,打不下去了来请教,有三种情况:
1)学生不动脑子,一打不下去就来问,——教练不予回答
2)学生动了脑子,实在想不起来了来问——教练告诉他
3)学生动了脑子,想不出来,不好意思来问——教练主动告诉他
第五、 当天教的课程,若分成了几段,教第二段时,从第一段打起,教第三段时,还是从第一段打起。把前面的拳感带到后面去。
第六、 对初学者教路径,求粗不求细。要让学生先有对行拳作风和精神的认识,然后他可以模仿。而不是每个动作去讲要求,那样就会断。 (因为初期学生顾不上听老师讲话,能管好自己手脚连起来就很不错了。花半个小时讲了某个动作的注意点,学生记住了这一点,但会忘了很多路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定要围绕教拳的目的来教,教初学者目的是教路径,那就专注于路径。尽量让他把全套先学下来,那样学生有成就感)一边说一边教的方法,是学员完全掌握路径之后,可以不管自己的手脚了,听得见老师讲话了,那时再用。
第七、 当天课程结束前,把今天学的再打一遍,挑里面最差的两到三记纠正一下,有改进就行,不要纠结于到位,此时到位是不可能的。
第八、 从三遍适用的人数:从一个人到无数人,学生再多也可以,只要能看到教练怎么打就行。一边说一边教的方法,不可能对很多人的。
第九、 教师和学生要互动交流,学生认为再教下去就记不住了,学生可以叫停。(这是老师本人学习水浪拳的方法。老师在《李道力老师》一文中有详细记录。此时再去读那篇文章,体会大不同,看懂了许多几年前没看懂的地方。温故而知新。)
老师说,从三遍的教学法,很重要,关系到我们团队以后所有教练的教拳。我们不但要教会学员们,还要有最佳的时效性,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希望大家课后讨论一下,制定一个详细的规章,以后按照这个方法去教,不走弯路。
这几天我教苏州培训点的学员,每天都在实践从三遍,效果显著,明显快于从前我边打边说的教拳法。感谢老师的教导!
想到还有两次线上课,这期培训班就结束了,颇为不舍,从线上课学到了很多很多,希望以后还有不定期的线上课,让自己能够充电、提高。
晓希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