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贴纱垂帘”一式后,右手划弧收到腰部,左手向前伸展,应注意由肩部带动手臂动作,并且最终“停车问路”时的两手相合时要在时间上同步,不能出现一先一后。
2、

要点:右手向上穿出,左手往下穿出,两手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左手臂挡在胸前,护住胸前中线位置处。
备注:王老师在打这一式时,说这式是“注坔贯月”。水浪拳六十六式拳照中并没有这一式的动作名称,但在论坛上,王老师写过一篇关于“注坔贯月”的帖子,详细记录了在游玩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时,小凌老师灵光闪现为这一式起了拳名。文中记载“注坔贯月”的“坔”读“di”,意思为从底下上涌之水,这一式的意境是“前一记拳蓄势待发(丹田之气),这一记喷薄而出,冉冉继上”犹如“瀑布在空气中如雾似汽,自下而上,松而不散,盈而不溢”。

二、教学新的内容,从第二式左边“临崖勒马”打到第五式右边的“临崖勒马”
1、

要点:两脚呈“丁八步”站立,身体重心在两脚的分布为前三后七,重心落在后脚,如果觉得吃力,重心可以按照四六分布,两腿膝曲。注意前腿也就是左腿略弯曲,不是直的。双肩撑开,后手中指与前手拇指指尖对齐,眼睛看左手。临崖勒马犹如拉弓射箭,引而不发,左手贴着右手臂划出。
2、

要点:这一式为临崖勒马的后一路径,两手相合时要打出磁铁的同性相斥感。
3、

要点:左手向上拧劲,手心朝里,右手向左肘推按,紧贴于左肘下。
4、

要点:左手手心朝内,右手手心向外,左手高,右手底,两手犹如抱球。
5、

第五式的右边临崖勒马要点同第二式的左边临崖勒马
三、小凌老师的指导
1、起式刚站定时要心静,凝神静气后再开始行拳,刚开始要做到气定神闲,不要急着做动作。
2、个别同学打拳时,身体太紧张,要放松身体练拳。正常工作中也是这样,不能太紧张。
四、小凌老师的课前发言
1、亲子班的开课目的
小凌老师在亲子班开课前说,我们开亲子班,虽然是教授内家拳,但是教导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大师,也不是要他们成为英雄,而是让他们首先成为心智健全、举止得体、有颗平常心,做个充满快乐的幸福普通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他才能更好的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被外界左右。
我想:孩子小时候性格和心智的培养最重要,要远重于知识方面的教育,只有心智健全、性格乐观豁达才能不断成长和学好功课,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成为某个领域的人才。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在这点上很缺失,小凌老师提出的这个亲子班办学目的,正是为孩子未来一生的性格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令人敬佩,也只有眼光长远,真正懂得教育意义的老师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心智健全、举止得体、有颗平常心,做个充满快乐的幸福普通人”对于我们成年人同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尽管社会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过去提高很多,但社会上无处不在的竞争、攀比令人患得患失,大家普通很焦虑。练习内家拳不仅能强身健体,更在于修身养性。心智健全,就能不怕面对困难,经得起失败和挫折,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举止得体,就能懂规矩,提高自律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颗平常心,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放下成败得失;做个充满快乐的幸福普通人,就是重新找到自己内心的宁静祥和,真正明白幸福快乐不在于获得更多地物质,而在于精神的满足。
2、勉励大人要不断学习
小凌老师接着又说,小孩是“身有南北,心无东西”,犹如一张白纸,学习接受能力很强,而我们大人很多时候满足于现有取得的成绩,不再努力去学习。大家要知道“后生可畏”指的就是要敬畏年轻人的学习能力,而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我想:小凌老师是告诫我们成年人要有空杯心态,不能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固步自封。无论是练拳还是工作,都要开阔心胸和视野,不断学习,超越昨天的自己。看着亲子班的小朋友们打拳打得这么好,真是感到“后生可畏”,自己也要好好练拳,多多学习。
[此帖子已被 王钧 在 2016/11/15 16:58:2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王钧 在 2016/11/15 17:03:0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王钧 在 2016/11/15 17:09:2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王钧 在 2016/11/15 17:15:37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