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7-03-18学拳笔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17-03-18学拳笔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2 | 点击数:2556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17-03-18学拳笔记
刘侃希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2
经验:80
金币:80
注册:2016/10/1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17-03-18学拳笔记

2017-3-18学拳笔记

这次学拳是在上海的太阳岛度假村,度假村占地广阔,沿着水面分散排列了有上百栋的别墅,每座房子之间都有开阔的距离,在我们住的别墅附近有一个大草坪,南面朝水,北面和西面是建筑物,符合小凌老师对于场地的要求,正好可以打拳。

这次小凌老师指出我以下的问题

双雷贯耳:手到脚到,不要脚先到手后到,双手之间有一定距离大约就是对方一个头的距离,意为夹住对手的头,然后转身双手交叉在胸前再走步双手变位到腰侧;

截手双推:第一次推不到位,手是虚的,手不要缩回来,接着往前推一下,手心脚心变实;

熏风落叶:上手要高一些,手指向下指向对方的眼睛;

 琵琶遮面后的转身:双小臂中间交叉,是双臂叉开对方手臂的意思,不是双手掌根交叉;

丹凤朝阳:右手臂要垂直于地,右手肘下沉,不可横着向外,同时记得左脚尖是翘起来离开地面的;

翻江倒海之前:两手帖在身体两侧直的翻上来,不要离身体很远,也不要弯手臂;

倒骑龙背,左手向上,右手向下,右手臂不是水平的,

狸猫扑蝶手向下抓,刷的一下从脸上刷下来;

风卷残云:手臂不要收回来,横着扫过来扫过去,两手拳头在一个水平面上;

蛰龙现身:身体不要起来,始终是弯腿的,走圈的时候不要一上一下的;

平分秋色以后,右手从胸口刷下右下,离身体有一定距离;

魁星献斗:右手臂垂直向上,左手拳头顶着肘尖,两手拳头背面朝前,跟手腕间不要有夹角,

走马观花以后手和脚同时刷向左下,然后变成拳头从左边拉过来,把人一下带回来的意思,

燕子穿云:能蹲下尽量蹲下,右手从左腿膝盖外侧起,手向上的同时脚向下,手脚都是跟地面垂直的,腿不要伸到前面去离身体很远,后退绕手的时候重心在后腿。

 小凌老师还说,这次看了我打的拳,觉得以后要把我的拳往厚重的方向指导,说拳打出来要跟每个学生的本质和性格相符合,虽然都是跟着一个老师学习的,但是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和味道,才是正确的,不是千篇一律才是好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以我浅显的理解,打拳跟写书法类似,虽然都是学欧体柳体,但是最后写出来,每个人还是有每个人独有的感觉和味道,那是写字人自身内心的外观和写照,你的性格,你的修为,都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了,打拳亦如是。

 18号晚上听了小凌老师讲木兰词,深有感触!从来没有听过有人这样去讲去看去理解木兰词,短短一篇文字,老师从中领悟到大量的信息,比如从整篇文字很浅显直白没有一个典故以及称呼君王为可汗,老师认为这篇文章是移民到中国被中国文化同化了的外国人写的,很有道理!老师说让小孩子学经典,木兰词是首选,第一文字浅显易懂,第二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文字里有一种精神,有魂,这是我们最需要让孩子们具备的东西,现代教育失败的地方就是只给孩子灌输纯知识但是没有精神塑造灵魂塑造,而从小让孩子学习木兰词,体会其中的精神力量,把那种勇于担当又保持普通人的平常心的精神融合到孩子的血液中去,对孩子的一生意义深远,这才是正确的起跑线,而不是学会了多少技能多少字面上的知识。小凌老师讲木兰词,让我们看到小凌老师是如何学习的,学习的时候要质疑,要思考,把字里行间隐藏的信息找出来,再加以求证,而不是简单地听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一点是我很缺乏的,我学习的时候总是全盘接受老师的观点,从来不会去质疑老师,因为想不到有什么要质疑的,这个大概还是因为自己肚子里学问和思想西太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体系,又何来质疑呢?以后要在这方面加强努力,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

 

19号早晨因为我要早走,惊动了小凌老师和国燕老师,他们两位老师亲自送我去火车站,实在是感激不尽!这次的游学活动,我没有为班级集体做任何事情,反而叨扰两位老师送我,实在是惭愧!其他班委做了很多,清怡、伟磊、任敏,辛苦他们了!因为我是外地的,晓舟老师和班委们对我比较照顾,没有给我布置什么活,我十分感激。以后我应该更主动一点帮班集体做更多的事情。

                                  刘侃希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3/24 9:29:27 IP:已记录
shutjy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88
经验:238
金币:238
注册:2016/1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17-03-18学拳笔记

陶嘉严2017-3-18学拳小记

这次的学拳活动有点特别,这是我们二期班第一次的亲子活动。

在周六晚上,小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木兰辞》,首先与以前讲解不同的是这次小凌老师是用上海话念的《木兰辞》,小时候也听长辈用上海话念过唐诗和宋词,而现在很多的上海小孩连上海也不会说,地方方言也是一种文化,文化和武学一样,都需要有人传承,不然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自己虽然平时与家人朋友交流都用的是上海话,但是念诗词却还是只能用普通话,小凌老师这次授课开头就让人眼前一亮。随后通过对《木兰辞》的分析,得出我们国家是以文化立国,而内家拳正是建立在我们的文化之上的一种技击。个人认为文学和武学都是我们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周日上午三位老师对我们的打拳视频进行点评,小凌老师对我的评价是“悟性很高,但是重视度不够”,老师对我的点评很客观,我打拳一开始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没有非常在意细节方面,心思只是放在路径上没有大问题即可。在之后的学习中还是应该精益求精,既然自己有这个能力,还是要做到最好!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3/24 15:18:58 IP:已记录
柏伟磊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0
经验:66
金币:66
注册:2016/11/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17-03-18学拳笔记

3.18学拳小记

318日,我们凌氏拳艺井系分会在青浦太阳岛度假区第一次组织了户外活动,也可以说是一次为期两天的团建吧,在增进大家互相的熟悉度的同时,也通过自拍打拳视频的方式,向老师做了学习阶段性汇报,并且听老师讲解了《木兰辞》,体会什么是文武双修,该如何文武双修。

作为会长来说,本次活动,要感谢清怡的组织和调度,任敏夫妇的食宿安排,虽时间紧迫仓促上马,但大家都能积极参加并且遵守安排,显示了我们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当然同样也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在细节的安排和衔接上,还是需要总结改进。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和总结,我们分会会越办越好。

回到学拳上,这次学习了顺水推舟、驽马回头、瓶花落砚和高山流水。招数上目前感悟尚浅,没有什么想说的,不过这次晓舟老师在教我的时候,说拳是打出来的,这句话让我回味良久,并且看晓舟老师打拳,感觉和去年的时候有很大的变化,说不出来具体哪里不同,就是感觉不一样,更加舒服柔和,但是气势更足了。

拳是打出来的,所以绝对不是像体操动作那样,追求具体动作的极致,而应该是一种整体的精神和气势,再结合小凌老师在点评大家视频时讲到的,初学者不要太刻意追求单个动作的细节,如果太过,就有违了内家拳的初衷,流于形式了。路径的学习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对路径的演艺,展现一种兼容并蓄、收发自如的状态,所以对初学者来说,大节不亏胜过擘肌分理。这是我看晓舟老师过去和现在打拳的感觉想到的,记录下来,或许若干年之后再看现在写的东西,想法又会不同。

另外,小凌老师为大家讲解《木兰辞》,讲解该如何文武双修,我因为要帮小孩子洗漱,去的晚了一些,没有听全,所以摘录侃希写的非常好的一段体会:18号晚上听了小凌老师讲木兰词,深有感触!从来没有听过有人这样去讲去看去理解木兰词,短短一篇文字,老师从中领悟到大量的信息,比如从整篇文字很浅显直白没有一个典故以及称呼君王为可汗,老师认为这篇文章是移民到中国被中国文化同化了的外国人写的,很有道理!老师说让小孩子学经典,木兰词是首选,第一文字浅显易懂,第二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文字里有一种精神,有魂,这是我们最需要让孩子们具备的东西,现代教育失败的地方就是只给孩子灌输纯知识但是没有精神塑造灵魂塑造,而从小让孩子学习木兰词,体会其中的精神力量,把那种勇于担当又保持普通人的平常心的精神融合到孩子的血液中去,对孩子的一生意义深远,这才是正确的起跑线,而不是学会了多少技能多少字面上的知识。小凌老师讲木兰词,让我们看到小凌老师是如何学习的,学习的时候要质疑,要思考,把字里行间隐藏的信息找出来,再加以求证,而不是简单地听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有一种精神,有魂”,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和武相通的地方,所谓文武双修,修的就是精神,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教育上,老师再次强调了“身体健康、心智健全、举止得体、善于学习”这十六字方针,哪些是重要的,该怎么学,尽在其中。而对于如白纸一张的内家拳初学者,或许也该按此标准吧,这同样也是践行一生修行的基础。

在第二天的会上,小凌老师回答了“怎么突破自我局限,打拳怎么从形似到神似”这个问题。老师的回答让我坚定了自己以往的模糊认识,再次庆幸自己学习凌氏拳艺内家拳的机缘巧合和幸运。

老师说,对于内家拳,神似不是终极境界,终极境界是自是,就是自己像自己。从形似、神似到自是,是一个极大的跨越,是无法量化的,但既然内家拳强调修身为己,那如果只能停留在跟老师的神似上,那何为为己,什么又是自己的?所谓千人千拳,相同的路径,每个人打出来的感觉却会是不同的,这并不是说谁对谁不对,而是要知道自己,明白自己,才能知道自己要什么,通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才能打出自己的拳,才能达到自是的境界。内家拳的招数叫路径,一开始我很疑惑,为什么叫路径,现在逐渐明白,或许练习内家拳就是一种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道路。

而在技击层面,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拳上也是如此,一定需要能够掌控自己和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首先是要知己,那就要通过反复不断练习路径来达到融会贯通,舒卷随心意的境界。

而之所以说老师的话坚定了我以往的模糊认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模糊意识到,面对复杂的交易市场,想要获得长期的稳定收益,绝不能跟随市场的节奏,这样会流于细节和表面,难以把握,更难以积累进步,必须要坚持自己的风格,明白自己能把握的是什么,不能把握的是什么,在取舍之间,收获自己能收获的。这跟小凌老师说的自是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伟磊

2017324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3/24 18:48:15 IP:已记录
renmin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71
经验:63
金币:63
注册:2016/11/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2017-03-18学拳笔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在这春意烂漫的时节,我们学拳班去太阳岛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两天的培训活动安排的丰富多彩,既跟随老师们练拳并学习了新的拳法,又专门进行了拳艺座谈会议,听老师们帮我们深度剖析每个人的问题或建议。还占用了老师的晚上的休息时间,给亲子班的孩子们讲解《木兰辞》。这两天在各个方面都觉得自己获益颇多。

 

一、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有几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

    1、言必行,行必果。听说老师最近都特别的忙,特别的累,可是基于之前对我们的承诺,18号这天一早就和国燕老师来到了太阳岛准备为我们授课,可惜我们学员们都姗姗来迟。老师并没抱怨,而是和国燕老师抓紧为我们挑选适合练拳的场地。

     2、尊师重道。这次跟老师们近距离接触,有个“小事”特别打动我,就是吃中饭的时候,国燕老师帮老师和大家烫碗碟,其实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国燕老师、晓舟老师做过很多,比如看到老师口渴了递个杯子,怕老师冷了送件衣服......我觉得这既时对老师的关心,也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对老师的敬重。我们平时教育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都不如这种言传身教来得重要。

 3、润物无声。19号一早侃希要赶路回南京,是小凌老师和国燕老师去送的。可能之前的行程安排里没有考虑到突发情况下的安排,老师没问没说可去做了这个补位的工作,说明老师一直在关心关注着大家。这些生活中的细节,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

二、读经诵典,启智塑德

 18号晚上老师占用休息时间给大家讲解《木兰辞》,把每句话分开来思考研读, 这种教学方法有些特别,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方法,往往只注重于字面的意思,而少了对精神上深层的追究和理解,老师应该是在教孩子们和我们一种学习方法,要建立一种质疑--思考--求证的觉悟,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种经过自己思考求证过的东西,才能深深印入脑海,不会轻易忘记。而且学习经典真的很有好处,可以更快地接近真理,少走弯路

三、谈武论道,内外双修

    19号早晨,召开了井系二期第一次座谈会。国燕老师开场,讲了一下这5个月来大家学拳后精神面貌发生的变化,以及老师观察到的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和期望,要每天练拳;晓舟老师总结了教亲子班的心得体会(孩子们活泼好动,教他们练拳更是要充满耐心和爱心,真是不易)。然后播放了大家录制的视频(插一句,这种方法很好,很利于自我发现问题),接着是自评、互评,最后是老师点评。小凌老师的点评很是精辟,直指问题所在,其中有句话我印象深刻,就是“拳中体现的就是生活中体现的......)。以前上课的时候没太注意,这次放出同学们练拳的视频后我大为震惊,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拳意精进了不少,想来这是大家都在坚持练习的结果。我因为去接孩子没来得及拍视频让老师点评,不过在这样的对比中已然发现自己的差距和问题。就像我有时打拳也偏快些,动作很多不到位,说明掌握的不熟,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又想到之前看六合八法歌诀,最后注意事项总结的甚是到位,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此拳,纯以尚德不尚力,内养心性,外修体形,固能舒展筋骨 ,血液循环。 
动作必须缓慢、柔和、圆滑、全体虚无自在,始终一贯 ,手肘保持略弯而坠,肩胯成垂直线,肘膝上下相对,手足相合 ,须有刚柔虚实。轻灵变化,势势须有意味,处处须圆滑无积 ,使呼吸逐渐深长细匀, 内脏充实,积久则体力自然增加。 
习此拳者,多犯二病:一、断断续续,上实下虚;二、流水行云 ,斯文摸鱼,失却此拳内家精意之妙境。 

 

     这几天同学们在一起也常常交流心得体会,发现不练肯定不行,但只是练拳却不思考似也不妥(就像进步最大的不一定是练得最多的);又想到老师教读书方法(质疑、思考、求证),不知要想拳学得好,是不是也也要遵循这样的方法呢?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们的点拨,也谢谢同学们的分享!

[此帖子已被 renmin 在 2017/3/24 20:23:42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3/24 20:22:56 IP:已记录
罗建军
 


角色:超级版主
等级:连长
发帖:279
经验:352
金币:352
注册:2016/10/3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2017-03-18学拳笔记


地点:青浦太阳岛

时间: 2017-03-18

周末井系分会在青浦太阳岛举办了一次亲子活动,大家都踊跃报名,小凌老师,朱全弟教练,国燕教练和晓舟教练也拨冗莅临。在班委的组织调度下,这次活动办得相当顺利,谢谢班委!谢谢那些为这次活动做出贡献的人!这次没有帮上什么忙只是享受大家的成果实在是有愧,下次类似活动如需要帮忙的话请尽管安排,千斤重担大家挑嘛。

此次近距离聆听小凌老师解说木兰辞和点评打拳视频,受益颇多,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和大家分享:

1.正确的读书方法

     之前晓舟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背诵木兰辞,说小凌老师会给大家讲解的时候我还以为木兰辞里面有什么和武术有关的内容呢。谁知小凌老师很学术性的从几个方面给大家讲解了木兰辞:

  1)为什么辞里前面是可汗,中间是天子,后面又是可汗?

  2)行军距离有多远?

  3)为什么不是按照东,南,西,北来写

  4)当时招兵是什么制度

  5)从辞中可以判断出当时的经济情况和一些风俗习惯

还有其它几个方面因为我是后来加入讨论的所以没有听全

当时我是很惊讶的,当年我们上中学时老师都没有以这种方式来解剖文章。小凌老师说把他接受到的读书方法展现出来,他也是以这种方式来习武的。我不禁想起了钱伟长入清华时严重偏文科,最后却成为新中国的力学之父。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和他家学渊源受到的良好传统教育分不开的。小凌老师这次就向我们传授了其中的思辨,质疑,求证。我相信对在场的每个家庭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2.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点评视频时,我发现对于初学的学员,教练们和小凌老师多以表扬为主,比如有教练对学员用了习惯一词,小凌老师却说没有什么习惯,他们才刚开始学拳,哪有什么习惯,只有练了好几年的才有习惯。对于老学员要求就很高,点评就很辛辣直接。这种宽严区别对待让我联想到对小孩的教育上来:对于小孩子刚开始接触一个事物时只要大节不亏就要多鼓励表扬以保持持续的兴趣,没有必要关注细节,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加以一定的纠正以助于他提高。同时也可以由此联想到我们习拳的正确方法:循序渐进,先注意大节,框架,功力提高后再逐渐关注细节。

3.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这次活动有个环节,就是朱全弟教练的签名赠书--从上海到洛杉矶。小凌老师说:“叫理事长来,就是要让你们看看,这样一个大记者大作家,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不由想起和全第教练的第一次见面,井系分会第二期以及亲子班的第一次教学。那时我快要迟到了,却又不知道地方,就匆匆的向路旁走过来的一位穿着普通的行人问了下路,后来在教学点也见到了这位行人,听小凌老师介绍只知道是个从小就和老凌老师和小凌老师学拳的人,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后来从论坛的文章里才知道原来是知名资深记者和作家,说实话,全弟教练身上完全没有那种气场,也看不出是个武林高手。小凌老师之前对亲子班说,期望孩子们以后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这次在讲解木兰辞的时候也指出辞里花木兰在凯旋归来后不要功名,只要了一匹马回家,做回了一个普通人传达了一种了不起的精神,是一种魂;也说了打拳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似。哲学上有三个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去”,我觉得,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是很好的答案。

4.一以贯之的做人做事方式

   在点评视频时,小凌老师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一以贯之”。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很好的形容小凌老师自己。学拳至今,小凌老师从来没有迟到,这次活动也是按时到达。从论坛的文章里也可以了解到小凌老师做事有始有终,教拳毫无保留,对门人关怀备至。正是这种人格魅力才吸引了各种优秀人才加入凌氏拳艺团队,全弟教练说他是为了报恩,没有老凌老师和小凌老师就没有他的今天;国燕教练和晓舟教练对小凌老师也是尊崇有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种做人做事方式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


[此帖子已被 罗建军 在 2017/3/30 22:28:57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3/24 23:48:12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3 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