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拳中思考——王涛(附肖师回复) 在学拳中思考
凌氏艺海总第七期
作者:王涛 2015-01-30
近日拜读小凌老师有关武拳文练文章之后,感触颇深。2015年1月18日到公园练拳,又亲耳聆听老师有关练习水浪拳之时呼吸的阐述,进一步加深了武拳文练的体会。
我学水浪拳已有数年,但每次自己练习时总觉得好像欠缺什么,不知动作是否到位。故每次到公园练习时比较留心老师的动作,可回去再练习总觉得打不出老师那种精、气、神。细细观察其他学员动作,也觉得似有哪些地方不对劲,可总说不出所以然。直到近日在公园听小凌老师讲解有关打水浪拳用足跟呼吸的理论时,方才解了我心中的疑惑。
呼吸,在练习拳术时经常提到,但如何理解呼吸在拳术中的应用呢?通常大家以为在打拳时呼吸需要缓慢均匀,仅此而已,殊不知呼吸在拳术练习中极为重要。小凌老师讲解呼吸实为一呼一吸为一息,用脚跟呼吸在练习中能让拳打得标准,能使精、气、神得到充分展现。大家知道“一息尚存”说的是人到最后一口气也要奋力抗争的意思,这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在练习水浪拳时要注意呼吸节奏,尽量用脚跟呼吸就能使拳打得丝丝入扣,每个动作的完整性在一呼一吸这一过程中尽量体现,每次一呼一吸止点应手脚同时到位。
打拳最忌动作不到位或势道收不住。听了老师的讲解,再次进行水浪拳练习,按照老师提到的呼吸要领去做,发觉原来打拳慢不下的毛病可以改了,而且在打类似高山流水之类积极向上伸的动作时,从脚跟开始呼吸,伴着呼吸节奏,自觉有种奋发向上的感觉,并且身正气顺。随着一次呼吸的结束,拳势又能收住。经此一练,突然觉得打完整套水浪拳非常不容易。要很好打完整每个动作并且呼吸要配合好,不仅要放慢打拳节奏,使每个动作打得更清晰,而且体力付出较之前更大。所以认真打完整套拳运动量着实不小,同时能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通过本次练习,让我觉得学习水浪拳的学问真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不断从实践中加以总结提高,在武学上就是武拳文练。呼吸在练拳中的独特应用就是老师在不断实践中勤学思考中获得的宝贵财富。很多人学了一辈子的拳,但不得要领,这与老师的指导方法有很大关系。很庆幸本门有两位杰出的导师,给我们指点正确的学习方法,武拳文练应成为我们将来发扬光大本门拳术的指导思想。
肖师回复:
涛涛:
你好!
今天看到国燕转来你的在学拳中思考一文,写得很好。
暂不要发在网上,先投稿给凌氏艺海教学扎记栏目。建议文中周日一句,之前加上日期2015年1月18日。
该栏目的设置,给我们写这类文章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平台。
如上次训练,你教张继波打穿拳。你教得不错,他学得可以。结束时我指导了一下,要注意路径,写下来就是一篇扎记;给你讲了五云捧日的健身和技击作用,要使它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必须要有正确的行动轨迹,写下来不也是一篇札记?
现在的人都很忙,喜欢读片段,我们的扎记短小精悍,更适合将来的读者。
你6岁随你父亲跟凌老师和我习拳,至今也四十有年了。回想我十年前复出,第一次见面,你给我说的话清晰在耳,我自认为做得不错,其实不然。你如今大都时间是在国内外接待客户,游山玩水,颇为踌躇,恐怕没人再给你什么鞭策。看到你文章的聪灵,觉得自己有愧,可能你我之间太过亲近,没发觉你这方面的长处。教不严师之堕,是我没很好的尽到职责。从现在起,以后每期凌氏艺海,你至少要投一篇稿,多多益善。这样对自己,对期刊,对大家都有帮助,一举多赢。
这周因国家开票系统变化,给我增添许多麻烦。牙痛了几天,昨天下午抽空去看,拔了牙。不知为什么,可能麻药有些反应,头昏心跳很难受,今天勉强觉得好一点。放下手头事务,第一时间匆匆给你写了这个邮件,其用意不言自明。
每当想起你爸爸年轻时的英俊、**妈年轻时的美貌、王医生的义气、毛医生的善良,总感到愉快。想起他们对我家人的帮助,总是感激不尽。替我和小李问他们好!问你爱人和扬扬好!
祝
冬安!
凌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