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六合八法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11 ) --- 2017-5-20学拳小记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970 )
作者:刘运杰 明师指路 殷殷深情
5月20日,大宁灵石公园,烈日当头,五月的上海,已有几分夏天的火热。我几乎是踩着点到的,先跟小凌老师打过招呼后,马上进入到练拳的队伍中。王老师让我们自己先打,她在旁边看,起初大家动作差不多,随着时间推移,大家打拳速度各异,有快有慢,我速度算快的,我结束后大约1分钟左右,大家都结束了。 跟着王老师打过一遍后,学习新的动作:托天盖地、燕子抄水、朝阳贯耳、截手双推。 五云捧日后,转鸿雁双飞,右手举于头前,左手贴于腰间,转身180度,左右手呈轮式转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腿后退一步,为托天盖地。 右手翻出向前平伸,掌心朝上,右腿后退一步,随后身体顺时针旋转带动右臂如刀向后砍出,双腿呈弓步,随后左手下穿而上起,为燕子抄水。 右腿跟步上前,右手向下穿出,左手在右手侧;转身两手拉开,左腿提膝,后双手推出加左脚蹬出(小凌老师解释说,把对方双手拨开,提膝攻击;然后手脚一起将对方推出)。再次转身,上步双手下压,左腿迈出后,双手向前抡出,如双风灌耳,为朝阳贯耳。 双肘交叉,后转身,上左脚,双手后挫放于腰间,上右脚,双手推出,手臂微曲,为截手双推。 此次学拳的最大感受,比前几次学拳感觉都记得快些,都能记住,不像以前基本学完就忘或者只记得一招半式。所以王老师问是否再学些,我回答可以继续。我想可能是身体的感知和记忆比以前要好一些了,或者打拳的基础下,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是这几记拳相对简单些。 在小凌老师的点评中,小凌老师讲,陶嘉严和我打拳可能到了一个节点上了,需要加大十大形。如果没有碰到他就算了,但碰到了,他就要指出来,说你们俩要多付出一些,经过几年之后,身体会有明显的变化,坚不坚持在你们。这就是因材施教。我听了很感动,小凌老师能够看出我们的变化,并指出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殷殷深情,迫切希望,让人备受鼓励,同时又是对我们的鞭策。唯有加紧练拳,磨炼身体与意志,方不辜负小凌老师、王老师和晓舟老师的付出和心血。 另外,小凌老师在指点清怡打拳时,指出起势和停车问路时,左右两手应有呼应,确切说是气的呼应,有气就对,没气说明气断,是某处关节断掉了。还说不能一枝动百枝摇,否则拳易散;是否是打拳手脚动作应和谐一致,而不是手动作小,脚动作大,显得不协调而过散,请小凌老师下次指教。 [此帖子已被 刘运杰 在 2017/5/25 7:06:41 编辑过]
作者:xiejianxiong 05/20 大宁绿地. 这周王国燕老师教了四招:托天盖地,燕子抄水,朝阳贯日,截手双推. 1. 五云捧日后双手交叉,打出鸿雁双飞,再身体转135度,右手前上方位置左手回收手心向上,不注意手收至左腰处,略向腹中心偏点.(这一找和之前丹转九成到顺水推舟之间的那招有点像,不知左手位置时是否一样) 2. 承上式右手往下回撤至腹部,手心朝上,左手打至右手上方,手心朝下.这一式:托天盖地. 3. 承上式右手抬至胸前,平推出,左手至右手腋下,同时左脚后退一步,再转身,右手翻掌,划下右后上方向,然后左手贴身体至小腹翻掌往前往下伸出同时身体下蹲:燕子抄水.重点身体下蹲时身体要直,不能前倾.每次打到这一式时,感觉右脚承受力量最大,多打几次膝关节不舒服的很. 4. 承上式燕子抄水,然后右脚前跨,右手跟随往下前伸,然后转身右手做刀劈状划过前身,用于劈开对手进攻招数,然后双手交叉,在小腹处拉开.左脚抬起,双手往前推出,同时左脚踢出. 5. 承上式,左脚先后向落地于右脚右侧然后转身,然后身体上前一步双手抬起在落下,再右脚侧跨出,双手交叉于小腹前,右转身,双手两侧向前向上伸出,左脚上跨,成弓箭步,打出朝阳贯日. 6. 承上式,双手交叉于胸前,右转身,双手回收至侧腰,左脚跨出,再右脚跨出身体上前同时双手推出,接着再双手不动,貌似前面推着一堵墙,身体在前推一次:截手双推----是不是取义双手给截住了不动了,但又努力推了一次 小凌老师点评清怡 1:清怡的停车问路:前一式双手要有往外分的感觉,之后右腰侧的右手和前伸的左手要手心相对,相互呼应,停车问路时双手劳宫穴相对,距离可以先有热感为准.个人领会就是整套水浪拳要行气通畅,每个招式的动作都要注意身体,手脚都要构成一个通顺的闭环. 2.二气:清怡动作有重复,造成二气,我们目前连气都没得. 3.散:何谓不散:树干摇带动枝干摇,枝干再带动小枝,小枝再带动叶子.层层递进,连贯自然,不过分,不多余,不突兀.是不是做到了六合了就不散?
作者:renmin 学拳小记 2017年5月20 日 大宁绿地公园 本周跟王老师学习了托天盖地、燕子抄水、朝阳贯日、截手双推几个招式。 1、托天盖地:承上式,双手于胸前上下交叉,打出鸿雁双飞;接着,左手左脚同时向左微微转动,左手同时翻转,掌心向上,然后,以身体中线为轴,向左转动180度(应该接近180度不到,因为之前左脚有过微调整),呈虚步,重心在后(右)脚;两手跟随身体同时转动,左手在下斜放于腰挎部,掌心向上,右手在上,位于额前。 然后左脚退步,重心在后脚,同时翻转右手掌心,两手掌心相向,然后两手于胸前上下轮转,再转动时右脚后退,呈弓步,右手自胸前平推而出;左手虚托住右手肘关节处。 2、燕子抄水:承上式,以身体中线为轴,向后180度转动身体,两手跟随转动,右手于面前滑过后指尖指向右上方,左脚收起后向左跨步下蹲,左手沿右手手臂内侧及胸壁划过后打开,左手低右手高;此处要注意保持身体的中正,勿过于前后倾或左右摆动。右手脚收回,向左90度转动身体,后右脚向前迈出,呈虚步,重心在后脚,右手同时沿胸壁和左手内侧穿过推出,左手托于右手肘关节处。 3、朝阳贯日:承上式,向左转动身体180度,左脚略回撤并收回提起,两手在身前做个交叉并拉开的动作(有点像小的扩胸运动),然后左脚迅速做个蹬脚动作,同时两手推出,再180度转身做调整动作。 两手自然下垂交叉,右脚向右侧迈出,左脚跟进向右前方45度跨步,呈弓步,两手向前方抡出。 4、截手双推:两手回收至腰两侧,向右后方180度转身,先上左脚后右脚,而后双手推出,顿一下,再用力推出,像有墙挡住需用力推的感觉。 课后,小凌老师指导清怡,让我们在旁一起观摩学习。在讲到停车问路前一步两手分开的动作时,老师强调要注意手腕不可过直,不然会造成气不通畅;而停车问路两手如抱球于胸前时,注意两掌掌心劳宫穴相对,距离以产生热感或气感为宜。临崖勒马这个动作处有个两手手腕顿一下后提起,同时右脚脚尖着地脚跟提起,老师强调了动作要一气呵成,所以手腕切不可顿了又顿......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就像是在照镜子,这也是我们容易犯的错,这样特别容易记住。感觉刚开始学拳的时候,老师只要求我们掌握路径,现在在逐步一点点地纠偏。 这节课清怡提出个问题,就是一天当中什么时间练拳最好。老师说他自己的感觉是清晨最好,太阳刚刚升起,露珠打在草上面,空气清新......这时打拳特别舒服。我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练过拳,也确实感觉如此。从中医角度说,上午运动比下午好,因为上午人体行阳经,顺应其生发,下午行阴经,主静,安静一点利于蓄养阴血。 最近状态不是很好,反应有点迟钝,不知记的路径是否正确,还请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上节课因故请假漏上一次,之后反复看老师上课的视频还是不得章法,这次上课特请同学教一教再跟着打打,回家再看之前同学们的小记,才算找回些感觉。我觉得自己好像也是到了人生的一个节点,很多疾患在近期都一点点冒了出来,反反复复,迁延不愈,影响了心智,也打乱了原本规律的生活,拳也练得少了,心里很是着急,希望自己不要落队。
作者:shutjy 陶嘉严2017-05-20学拳小记 本周跟着王老师学习托天盖地、燕子抄水、朝阳贯日和截手双推等几个招式。 在一开始王老师让我们把之前的先打一遍,打完之后王老师对我说打拳的时候要保持“立身中正”,这应该是王老师第三次和我说这个词了,打了大半年拳,还是要注意身体保持中正,不能有前倾或者后仰,在以后的练习中要多加注意。小凌老师则提出在弓箭步的时候,后支撑脚要直,不能弯曲,后来在练习中发现只要每次弓箭步的时候,后支撑脚稍微用力,就能保持笔直。这次学习的几个招式中,燕子抄水个人认为比较有难度,人要蹲下,身体要保证中正,在燕子抄水之后的一个招式中,小凌老师说右手掌心向内,整个右手掌左侧就是一个刀锋,如果方向反了就是刀背了,刀背只能用来剁排骨,这个说法非常幽默,使我印象深刻,在这周的练习中,每练到这里都会想到小凌老师这个比喻。 小凌老师点评清怡的时候说再停车问路的时候,距离以劳宫穴有微热感为主,这次练习的时候,特意的试了试,发现掌心位置比之前靠近真的有微热感,顿时觉得水浪拳特别神奇。 这次打拳完,小凌老师认为我和刘运杰身体情况到了一个节点上,需要加上十大形。我在太阳岛之后将每天的练拳时间从15分钟延长到30分钟,每次打完身体都有点累,打完之后肚子也饿,没想到小凌老师已经看出我身体的变化,并告知我下一步该如何做,让我十分感动,虽然我们这里学生很多,但是老师在对待每一个学生都非常认真,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因为我比大家先一步打十大形,这里我把这几天的感受说下,供大家参考。周日,我去了杨浦的滨江大道,那里人少,一路直线可以从东方渔人码头打到自来水厂,我第一次打踩步,比较兴奋,来回加起来打了一站路,然后整个下半身酸痛,晚上也很早休息了。之后的几天把十大形踩步的运动量稍微减少了一点,酸痛感依然存在,在中午的时候容易犯困,和刘运杰交流了下,他也会犯困。另外在打十大形踩步之前建议大家先做下简单的热身运动,我有次没热身直接打,然后发现左膝盖有点疼就立即停止了,下午先热下身就好很多。不过总的感觉就是打完十大形踩步的时候膝盖略有不适,希望大家在打的时候多多注意。
作者:天阙
嘉严: 看了你写打十大形踩步的情况,个中滋味杂陈。高兴的是你能立即练起来,且不怕吃苦。不开心的是你操之过急,还无师自通,以为看看就会,完全不得章法。不懂怎么打,如何练。我一再强调,内家拳的三个宗旨之一是健身育体,而不是伐身育体! 上次教拳时我说了,等你们把上半套水浪拳学完,有些人再增加十大形的学习,我会安排教练来专门培训你们。 你们的国燕主教练准备再用一次,完成你们上半套的教学。你亟不可待,炒虾等不得弯,就开始大运动量练起来了。热情虽则可嘉,智慧不敢恭维。任何一种好的东西,如果方法不对了,是会产生不好的效果的。 我没看过你练的踩步,也知道你打得对不对,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正确。就算学得正确,练的得法,运动量也要慢慢增加,更不要说一切要循序渐进。打十大形和打水浪拳不一样,练的时候动作是不能有差错的。正确的练是功夫,不正确练同样也是功夫,所以说学拳容易改拳难啊!亏得你身强力壮,换成体力差一点的,会出大事的。 按部就班,就有道而行,加之你的不断努力好学,成功是可以期待的! 天阙
作者:shutjy 谢谢小凌老师教诲,当时听小凌老师说可以更进一步是很激动,所以就凭热情自己练起来了。不过就如老师所说,自己在练的时候已经觉得有点问题,所以在学拳小记中写了出来,一来是为了和大家交流下,同时也是因为自己先一步打十大形,如果自己有什么错误,写出来可以避免后面的人犯同样的错误。没想到小凌老师这么快就有回复,令我十分感动。通过这个事,也知道打拳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欲速则不达。最后再次感谢小凌老师的教诲。
作者:王国燕
细读老师训词的教诲,受益不浅,感慨多多。老师之道,文武双修,几十年来融会贯通,所论一以贯之。内家拳是健身育体,而不是伐身育体,至理名言。如能明白其中哲理,可使多少英雄志士,不至于误入歧途!
作者:柏伟磊
作者:柏伟磊 5.20学拳小记 本次学拳,还是在灵石公园,自公园免费开放之后,入园的人数明显增加了很多,我们在练拳的时候,有很多人围观,还有人上来问我打的是什么拳。可见,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武术,还是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的,所以也再次庆幸自己能得遇名师,真是莫大的福缘。学了拳,除了自己得益,更感到身上传承的一份责任,这是在学习中思想上的真实变化,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 这次课一共学了四个路径,分别是托天盖地、燕子抄水、朝阳贯耳、截手双推,记录如下: 1、托天盖地:前一式中,左手掌心向上指尖45度向内置于左腰处,右手掌心向外置于额头前上方,左腿前右腿后,膝盖稍弯,重心坐在右腿上。随后左腿后撤一步,同时双手翻转打出托天盖地,这时的重心随之变到左腿上,还是坚守重心在后的基本原则,需注意动作的连贯和手脚的协调性。 2、燕子抄水:动作要点在于下蹲抄水时身体是直的,不能前倾,同时动作要连贯。 3、朝阳贯耳:左腿在前向右侧45度成弓箭步,同时双手握拳自两侧向前上方打出,这里用“打”这个字我感到不够准确,体现不出整体动作的感觉,但是又想不出该怎么描述。朝阳贯耳这一招应该是双手握拳贯击对手的太阳穴,用贯这个字,大约可以理解成贯通、贯穿的意思,非常有力度感,可见这一招的准和狠,由此可见,谁要说内家拳不能打,真是无知之言。 4、截手双推:这一式看上去容易,就是弓箭步同时双掌从腰间推出,但是练习的时候,要连贯从前几式打到截手双推,是不容易的,很容易因为气跟不上或者动作不熟练而断掉,所以还是要多加练习。 老师反复强调,打拳要注意连贯性、整体性,这几式包括中间的转换动作,我感觉有非常强的关联性和连贯性,老师打出来就是一气呵成,非常协调和舒服,我还是难免要断断续续,所谓功力,真是需要脚踏实地的练,别无他法。 在最近的练习中,我比较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气息的顺畅平稳,我发现对我来说,打拳的时候一直用鼻子呼吸,而不是嘴巴呼吸,比较能保持气息平稳,然后脑子里不能乱想八想,只要一分心,动作必定就乱掉。曾有一次,一气打完之后腹部有温热感,这是我第一次有除了腿酸手酸之外的身体感觉,但是之后再也没有过,可能还是有点太刻意去追求这种感觉,反而就没有了。还是不能太着急吧,正如晓舟老师说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另外,这次看到侃希在智利拍的拳照,她说是从打拳视频里截出来的,我看到第一眼的感觉就是侃希打的好,动作协调,虽然表情平和,但很有气势,再结合周围优美静怡的环境,仿佛人的状态和景是一致的,这是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之前小凌老师说的,环境对打拳的状态会有影响,有机会我自己也要体验一把。在此也感谢侃希的分享,你的认真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柏伟磊 2017年5月26日 [此帖子已被 柏伟磊 在 2017/5/26 20:54:57 编辑过]
作者:罗建军 地点:大宁灵石公园 时间: 2017-05-20
出门时耽搁了一下,到达公园绿地时王老师已经教完大家新路径,同学们开始在练习了。通过向同学们请教以及在老师指点其他同学时凑过去“蹭教”,可能这次的路径比较简单,我也很快的掌握了大致要点。加上后面又一轮新路径学习,这次一共学习了:托天盖地,燕子抄水,朝阳贯耳,截手双推。它们的要点记录如下,同时把以前学员的记录也附在后面以便比对学习:
托天盖地 接上式五云托日后,双手收至胸前,交叉,右上左下,然后一记鸿雁双飞,以左脚为轴转身,边转左手边翻掌收至左腰前侧,右手掌心向外伸于头前,右脚在后与左脚呈虚步。左脚后退一步,与右脚呈虚步,后退同时右手下落时右手从上往下沿弧形落至腹前,边收边翻掌;同时左手亦抬至胸前,边抬边翻掌,手心与右手上下相对呈拳照定式。
赵丹的记录: 托天盖地要注意右手从上向下划圆落在腹部,以腰胯带动手臂。燕子抄水前面是一个鸿雁双飞,这是第二次出现鸿雁双飞,与前面一个不同在于,前面一个从下往上出,这个平出
燕子抄水 接上式,左手向前转,右手撤至腰侧,左手往回转,右手像火车轮转动时摆臂的动作一样由下向前伸出,同时右脚向后退一大步与左脚呈弓箭步,左手放于右手肘下。转身,变为右弓步,边转边带动右手向身体斜后方像刀一样砍出,左手始终在右手肘下。左脚向前并步,然后向左迈一步下蹲,同时左手沿着左腿伸出呈拳照定式状。右手自跨间穿出,右脚向前,转身,右手臂如刀锋一样,双手腹前肘尖向外往拉同时左脚提起,两肘转至身侧,双手向前推出,同时左脚向前踢出,左脚收回放于右脚外侧,转身,左脚向前一步,右脚随之并步,双手从上往下放于身侧,身体亦慢慢站直
侃希的记录: 燕子抄水右手从胸前穿下去,转身后双手有个拉开的动作,拉开的时候双腿提起,不拉开手腿是提不起来的 赵丹的记录: 左手在左膝上方,目光在左手方向,平视。接着右手沿肋间,从左手腕下穿出,然后反掌向上,右臂带动转身,两手拉开,出掌踢腿,收回。转身,左腿后退一步,与此同时,两手从上向下,老师提醒这时候千万不能散掉,水浪拳要连绵不断,越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动作上,越容易断掉,要特别注意。
朝阳贯耳 双手在身前交叉,右脚向右前45度上一步,双手分开,身体转向右前,左脚与右脚交叉向前弓箭步迈出,同时双手由掌变拳,自后向前,自外向内,自下向上向前抡出呈拳照定式状。手臂不要伸直,手肘略弯。
侃希的记录: 手到脚到,不要脚先到手后到,双手之间有一定距离大约就是对方一个头的距离,意为夹住对手的头,然后转身双手交叉在胸前再走步双手变位到腰侧。
截手双推 接上式,转身呈左后右前虚步,双手臂交叉,左内右外,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拳收于腰间,右脚向前一步弓箭步,同时两拳变拳为掌由胸前向前推出,顿住,再推出。
蓝蝎子的记录: “截手双推”,其中有个关键点就是两拳回收,后撤至腰间,然后再向前推出。别小看这个不起眼的动作,拳理之精粹就在于此。小凌老师让我抓住他两只手腕,先是大家同等用力向前互抵。突然之间,小凌老师双手向后一撤,我猝不及防,力量一松。说时迟那时快,小凌老师双掌向前一推。若不是手下留情,估计我已经飞出去了。
最后小凌老师带大家打拳时,感觉小凌老师最近两次的速度比以前慢了些,我在跟打时也可以细细观察。打完后发现自己有几个地方打得不到位,可惜水浪拳有不少转身动作导致我未能观察全面,另外功力不足,有些细节体会不到,不然的话记录会更多: 1.注坔贯月和临崖勒马之间那几个上下起伏动作,身体应先落下去然后后腿蹬直,后腿蹬直时重心上起,之前看晓舟老师给其他同学示范时不明白怎么做到,现在终于有点清楚了。 2.鸿雁双飞后几记,后手沿中线提上来翻掌然后击出去,小凌老师击出去的动作比较快,方向略微向上,有点像是攻击对手喉部。我之前击出去的方向比较上。 3.孤雁出群后转身双手如抱球缓缓拉开时,小凌老师是边拉开,身体边缓缓轻微下蹲。 4.接第3点转身双手交错沿着身体中线上下分开,同时身体下蹲。小凌老师下蹲得并不深,我之前下蹲得有点深了。
</div></div></div>
作者:郭明虎 郭明虎2017-5-20
本周接着上次的五云捧日,又学习了:托天盖地,燕子抄水,朝阳贯耳,截手双推。 五云捧日后两手在胸前交叉,顺势拉开,成鸿雁双飞动作。左手,左脚向左方向旋转,同时右脚向前跨出一步,然后也向左方向旋转,旋转180度后呈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手在胸前向外平推出,掌心向外。左手收于左胯。然后右手掌向下翻转同时向回收于下腹部位,左手手掌向上旋转,向前方送出收于胸口部位,两掌上下相对;同时左脚向后跨出一步,这是托天盖地。 接着托天盖地,右手掌向内向上抬起,贴着左手掌向前伸出;同时右腿向后后退一步。接下来左手手掌托着右手肘部,和身体一起旋转180度,旋转过程中右手手掌由原来的水平向上,旋转为竖直向内。小凌老师讲解像一把刀一样来横切敌人。然后抬起左腿,由原来的前后弓步,改为左右弓步,向右后方倾斜的;同时右手掌向上伸向右后上方,左手手掌向下伸向左膝盖上方,这是燕子抄水。 接着燕子抄水,右手手掌向前向下收回和左手手掌放在一起,以左脚为圆心,右腿旋转270度,两手掌在胸前向下向两边拉开,同时左腿提起。左腿和两手同时迅速向前击打出去。以右脚为圆心,旋转180度。两脚并拢,两掌放置身体两边。然后两掌向前向上抬起,同时左脚先向前跨出一步,右脚随后跟上与左脚并拢。然后左脚向右前方45度跨出一小步,同时两手交叉于腹部。然后,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同时双掌在腹部分开,向上伸出,同时变掌为拳,同时击打敌人的两个耳朵。这是朝阳贯耳。 接着朝阳贯耳,双臂的肘部在胸前交叉,右脚向右旋转180度。左脚向前一小步,同时收双拳于胯部。然后右腿向前跨出,呈右弓步,双拳变掌向前推出。这是截手双推。 练拳结束后,小凌老师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小凌老师建议在早上练拳比较好。
作者:张耀东 今天跟王国燕老师学了托天盖地、燕子抄水、朝阳贯耳、截手双推这几招,下面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五云捧日结束之后,双手交叉打出一记鸿雁双飞,然后身体左转一百八十度,右手摆在额前,掌心向外,左手掌心向上,摆在左侧腰部,中心在右脚,虚步;之后左脚往后退,中心在左脚,虚步,同时右掌往下翻,左掌往上翻,形成托天盖地之状 2)托天盖地之后,右脚往后退,同时右手从左手上方平行向前伸出,之后右手往右方转,左脚也往右移,身架尽量摆低,打出燕子抄水状 3)之后右手打到左膝处,然后身体左转,双手在腹部拉开,同时抬左脚往外踢,踢完后从左侧转身,同时往前一步或往后一步,双手慢慢放下,同时身体慢慢立直;然后双手交叉,同事右脚往右迈一步,之后双手握拳,打出朝阳贯耳 4)之后双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方,身体往后转,然后双拳摆在腰间,最后从胸前推出;这一连贯的手上动作同时也伴随着脚上动作,最后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
作者:于一碧诗
[此帖子已被 于一碧诗 在 2017/6/2 16:28:22 编辑过]
作者:陈清怡 2017-05-20 学拳小记:本周学拳,小凌老师对我的水浪拳,从“1-停车问路”到“5-临崖勒马”,专门进行了动作的纠正和指导。整个过程下来,受益良多,记录于此,以作小记。 第1式 “停车问路” 1) 劳宫穴相对,距离以有微热感为主,没有微热感,就距离近一些,有微热感就远一些,以感受到为止。劳宫穴位置为,握拳中指处。如下图。
2) 双手平直下落(垂纱落幕)转左手往前、右手后拉时,手腕先外撑,阳谷穴外对,然后左手向前,右手向后。
3) 如下图,此时上下2个手掌掌心相对,要有意识2者之间是呼应联系的。 4) 如下图红线所示,停车问路,劳宫相对的时候,左手手腕要自然平直,不要上翘,上翘则“断”,“断”则气不通。
同时,劳宫相对的2个手,高度要高一些,正对鼻,不要太低。 第2式 “临崖勒马” 1) 打拳要“一气呵成”,不能二气(即重复动作) 我在下图手指上挑回落后,又上挑了一次。因为以前看见小凌老师有一个明显上挑的动作,现在想想小凌老师是一气呵成的,手臂向上运动的末尾,带动手指快速上挑,而不是2次上挑
2) 手动脚动,互相呼应 树随风摇时,枝叶也随着摇动,这个动是一体的,相连的;如若风过树林,不同的树各摇各的,那这个动就是散乱的。拳也是一样,如下图,右后脚踮起是因为右手往上轻抬的时候,带动右脚踮起,动作是互相有联系的。不要无缘无故把后脚抬的离地老高,手脚各动各的,把拳打散了 。3) 手臂平推 如上图,“临崖勒马”到“闭门推月”之间,有一个上步,右手如图平推出去。注意这里是手臂平推,然后“闭门推月”。平推手臂出去不要向上曲。 第4式 “拨云见日” 小凌老师指出我“拨云见日”有“滑丝”的现象(指中间拨云见日的动作马虎,没有做到正、做到位,就直接滑到下面的动作去了)。 并指出,“拨云见日”有2个地方要注意。一个2个手要有明显高差;另一个人要面向前方,动作做正了、完成后,做下一个动作。 注:以上为对小凌老师点评话语,自己的理会,非小凌老师原话。如若不对,请小凌老师和大家指正。
小凌老师问答每个人打拳的时间不同,那么打拳的时间,中午打拳,晚上打拳或者是早上打拳,这个有什么不一样吗?就此问题询问了一下小凌老师。 ------------------------- 以下为小凌老师回答 -------------- 我对自己的感悟,最好是早上打,而且最好是天蒙蒙亮。天蒙蒙亮的时候有氤氲之气,太阳出来这个氤氲之气就没有了,这个是我的感觉。因此,我感觉,应该是天蒙蒙亮时最好。早上没时间的,夜里或中午都可以。因为现在我强调的是健身,那么你一定要平衡(时间),你能够平衡就好了。在能够平衡的情况下,哪一个时间节点,我认为是早上,依据呢我提不出来,这就是我打拳的感觉。 [此帖子已被 陈清怡 在 2017/8/13 16:56:1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