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7-05-06学拳小记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2017-05-06学拳小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2 | 点击数:2525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2017-05-06学拳小记
柏伟磊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50
经验:66
金币:66
注册:2016/11/2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2017-05-06学拳小记

5.6学拳小记

4月春花烂漫,却不小心扭到了腰,以至于缺席了416日的课,非常遗憾,幸好因为五一节放假顺延一周上课,不然就是缺席两次课,所以提醒自己做什么都要适度,欲速则不达。

这次共伤停了三周,56日的前一周才重新开始打拳,期间情绪波动比较大,担心缺课会跟不上进度,刚找到点感觉又中断了练习,动作生疏了得重头再来。刚开始那会,是比较焦虑无奈的,所以伤势恢复比较慢,后来想想,练拳是一辈子的事,落后了就赶上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慢慢也就坦然了。

在重新开始打拳后,发现虽然动作略有生疏,但是也并没有预想中的严重,自己看着视频,也勉强把缺课的内容学了个大概,这次课上,看老师的动作,发现光看视频确实是会忽略很多细节,效果不能跟面对面学习的比,所以不能轻易缺课。

另外,略感惊喜的,是像俗话说的,有失必有得,虽然不知道是否正确,但也算自己的一点小小体会,记录下来,权且当做思辨的过程吧。

水浪拳六十六式中的第一式,叫做停车问路,需求身体中正,两掌在胸前偏左位置劳宫穴相对。小凌老师曾经说过,人生需要很多次“停车问路”,这句话听到的时候不甚明了,所以记忆深刻,这次受伤不能练拳,对停车问路这四个字,有了些许的感悟。

从字面上来说,停车是为了问路,而问路的目的是为了在迷茫徘徊的时候向熟识环境或者富有经验的人问明方向,以求更好的前进。所以有时候,停下并不代表一定会慢,认清方向,整顿好鞍马,恰恰能够更快更好。人生亦是如此,当你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闷头向前往往不是最好的选择,就该暂停一下,想清楚自己的所求,问明白前进的方向,才能调整好心态,甩掉疲惫,以更积极的态度往前。所以人生需要很多次停车问路,就是需要不断的自省自身,学习调节。

从动作上来说,停车问路一式时两掌劳宫穴相对,中医认为,劳宫穴五行属火,按摩劳宫穴,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人在紧张、焦虑,心情难以平静的时候,取劳宫穴治疗可清心热,泻肝火

当我知道劳宫穴有此妙处的时候,真是感叹为什么老师说拳就是文化,一招一式举手投足之间,真正是大有文章。水浪拳以停车问路为第一式,岂不就是告诉我们,打拳要平心静气,勿要紧张焦虑,以一颗平和的心应对纷繁变化,才能松紧有度,舒卷随心意。

打拳能让自己有这样的感悟,是最初所预想不到的,真是学无止境。

再回到正题,这次的课程,学习了樵夫担柴、天官指星和五云捧日三式。路径上的注意点记录如下:

1、樵夫担柴的重心还是在后脚,而不是中间。

2、天官指星的向左向右双臂摆动的动作,小凌老师说就像开车方向盘先往左打再往右打一样,我一试之下真的是非常形象,理解起来简单明了,并且这招有很强的技击作用,不过需要多多练习。

3、五云捧日需要注意,向后转圈的时候手臂和身体是在一个平面的,不光手臂转,身体也要转,锻炼的是腰部两侧的肌肉群,想来我以后要多多练习这招,对腰很有好处。

在课后的提问环节,小凌老师回答了木兰辞开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户和门意思的不同在于,门是指外,户是指内,这样一解释,木兰当户织的环境画面感就跃然脑中,确实是明了又形象。老师这种对一个字的严谨推敲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另外,小凌老师谈到闭门推月和琵琶遮面两个招式的不同。虽然看上去动作差不多,但是闭门推月是主动的,是攻击性的,而琵琶遮面却是被动的,是防御的。仔细想想,招式的字面意思可不就是这个嘛,果然练拳的同时也要修文啊,不然,又怎么能这么直接说出差别来,只会知道动作差不多而已,文武双修才是正道。

最后,这次我们井系承担制作水浪拳宣传视频的重任,看到大家在群里热烈交流,做出来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好,明显感到大家的进步,所以小凌老师批评我说自己不会做视频,批评的对,我犯了故步自封的毛病,不会可以学,不学永远也不会,所以我也会去尝试,希望可以为团队做更大的贡献。

 

柏伟磊

201758

[此帖子已被 柏伟磊 在 2017/5/14 16:03:21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5/8 23:31:09 IP:已记录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39
经验:1519
金币:1519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2017-05-06学拳小记

 

细读柏会长的这篇小记,触动很深,或与我自身的学拳经历和目前阶段的练拳状态有关吧。

 

每次读大家写的学拳小记对我都有所帮助。尤其是,每一次我都能从大家的记录中读到小凌老师、国燕教练在讲解水浪拳动作中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或没有留心到的知识点。因带教亲子班,很遗憾不能和大家一同学习,抓住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但同学们认真详实的小记为我弥补遗憾,深慰我心,非常感谢大家!

 

这次柏会长写到的闭门推月、琵琶遮面二式攻防的不同,就是我之前没注意到的。小凌老师说是小朋友问的,大为赞叹!经老师这样一讲,对一“推”一“遮”的用词讲究有了很深的印象,在以后的学拳和练拳中,会多加关注,然后慢慢在练习中体悟。

 

感悟特别深的是柏会长写到的小凌老师对“天官指星”一记(柏会长上贴把拳名打错了,请更正!)所做的开车方向盘的比喻,使我耳目一新!又看了同学们在群里放的国燕教练演示的视频,果然像!

 

之前我的认识长时间停留在欲左先右,欲前先后之类的,照此比划,却始终找不到感觉。今日读到了小凌老师方向盘的比喻,豁然开朗,仿佛一下子打活了。我对此的体悟是,打内家拳实则是整体的、立体的动,而不是个体的、片面的动。有了方向盘的物化概念,对上下相随、左右相连就有了更形象的认识。也为此,外形和内因就合上了。招招式式,亦复如是。

 

由此,重新咀嚼小凌老师对起式的生动比喻,“把车子发动起来”,意义深远,滋味无穷。

 

如果说,上文还是有一点点能体悟到的,那么后面的纯粹是瞎想。小凌老师一直鼓励大家多问,但有些类的问题我是不敢问的。不刻意追求,只保留疑问。先记录下来,以待日后功夫提升,再去体会。

 

小凌老师讲过,人体本身就是动态的,只可能存在动中求静。那么,是否能把气沉丹田视为一种动中求静?但,静,如何能用作技击呢?也因此,丹田聚气之后还要气宜鼓荡,那么,气宜鼓荡的真真含义有是什么呢?如何做到?

 

虽然学拳时,脑子里常常不由自主地会冒出杂七杂八的问题,但只有排除杂念,老实练拳,才是让疑问自消的不二法门。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7/5/9 13:36:59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5/9 13:30:02 IP:已记录
xiejianxiong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67
经验:83
金币:83
注册:2016/11/15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2017-05-06学拳小记

05/06

大宁绿地.

这次跟王国燕老师学了三招樵夫担柴,天官指星,五云捧日.要点重点记录如下

1.      承上式童子送书(书要托至演讲眉毛的位置),右手回拉至腰胯,再双手8字交叉后,右手要托住左手手肘处双手一起送出.

2.      樵夫担柴注意双手竖握拳,象手握扁担的两根绳

3.      承上式樵夫担柴,担柴的右手有个略有回撤至腰胯,其实也就是个小的右转打方向盘的动作(我这里加了打小方向盘)

4.      接下来一个大的左拐方向盘,双手上下一直线,左手应该有护住膝盖的功能

5.      然后再一个大的右拐方向盘,之前听小凌老师说过,左手是击开对手的进击,右手是进攻,打出天官指星这一式.

6.      五云捧日:双手捧日,再划一个圆,这个大圆是要在一个平面里?(这里不大能确定),圆所在平面要与身体平行,双手划至后面是腰要转动.

樵夫担柴到天官指星之间的几个动作,看似简单,但不易记住双手打的路径,小凌老师的双手打方向盘的比喻形象生动,这样心里底,双手路径打起来就明白多了.

 

课后小凌老师继续讲解了木兰词中的字本义,其实中国每个汉字都有很精确的本意,只是现在通常略解其义,囫囵用之.节奏太快,躁动不安,无法安静下来潜心学之.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5/11 14:40:43 IP:已记录
罗建军
 


角色:超级版主
等级:连长
发帖:279
经验:352
金币:352
注册:2016/10/3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2017-05-06学拳小记

这次路径学习了樵夫担柴 ,天官指星,五云捧日,当中注意点按照顺序记录在下,同时我也把以前学员的相关记录摘录出来方便学习:

樵夫担柴

1.童儿送书后右手翻掌向右平切出去手要低一点,技击上是攻击对手的肚子

2.左手向上举,右手向前伸(和丹成九转定式有点像),右手在中线上。

3.定式这一记,王老师说“两手像握住绳子一样,重心在后脚”

 

侃希的记录:

“两记童儿送书之后,我的手的动作完全是乱七八糟的,应该是两手拉开,右手收到胸前,左手伸向左前方,然后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交叉,变成右手伸向前方,同时左手翻掌伸到右肘下”

“樵夫担柴的方位错了,应该是东北角”

赵丹的记录:

“樵夫担柴中,两拳虎口向上,好像肩挑着担子,两手拉着担子两头的绳子,重心在右腿上”

“其中樵夫担柴当中有一点没有做好,应该两手反掌向上,然后向两侧撑开,这时候背要撑开,肩要内敛,眼看向前手方向,重心后坐,似樵夫担柴状。”

 

天官指星

1.定式前一记,小凌老师说“两手像打方向盘一样,先左打然后向右打”

2.定式动作,王老师说“右手不要伸太直,微微弯曲”

 

侃希的记录:

“樵夫担柴之后,右手不要落下来,而是向上向前挥出,同时左手握拳翻转,掌的一面朝上,然后右手再划一圈伸向前,左手要压下来,把对方袭过来的手臂压下去,同时右手击出去,这个就是天官指星,注意左手在右手下,但是要上下隔开一段距离,而不是左手靠在右手臂下。”

赵丹的记录:

“樵夫担柴转换到天官指星的过程中,两手由拳变掌,转过来以后左脚虚点,一手向下,一手向前,天官指星中“星”指的是眼睛,右臂要向前上方送出,指向对方的眼睛”

 

五云捧日

1.王老师说“手臂和身体在同一个平面,向后转的时候也是一样”

侃希的记录:

“五云捧日,中指引领,从肚子上起的时候是下面手指领,到头顶上时是上面手指引领。手臂不能太直,也不能太弯,捧着一个大圆,上下手的中指要基本在一条直线上”

赵丹的记录:

“上次“五云捧日”没有练好,其中小凌老师说“走直线”没有理解对,今天一开始我们就提出来这个问题。老师找了一条直线给我们演示,“五云捧日”中,“捧日”的手从下到上,从后到前都是走直线的,扩展开来,十大形中踩鸡步,两手进退都是直线,并且都在中线,这样可以“兼守带打”,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进攻对方。这一式中要注意两点,一个是脊柱要直,不要弯,以脊柱为轴左右转。还有一个就是步伐要平稳,不能高低跳跃,想象手里捧着很大的太阳,一不小心就会掉了”

晓舟老师的记录:

“五云捧日,刚学的时候节奏打不出来,通常是打匀速的,现阶段应该把其中的快慢打出来,顺势而为,如此才能把内气逐步带动出来。”

“这几日在打“五云捧日”的时候,有次很放松的状态下打出了丹田的运转,丹田活了,人便有了轻灵之感”

 

  前段时间打拳气感比较强烈,所以就在上次的小记里提了两个相关的问题,现在想想觉得问题有些唐突浅薄了,打拳中的气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的问题相当于水还没有到,问渠成不成 。拳经五字决起首就是:“心意本无法,舒卷随心意”,打拳的时候需要专注,放松,每个动作在意识的引导下做到位,气感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然小凌老师不以我浅薄仍然做了详细的解答。第一个问题,小凌老师首先问了我的年龄,思索了一下说(大意)1.我遇到了好的老师,2.要靠自己的悟性,3.基于我的年龄,4.要每天都练习,我是有可能达到的。第二个问题,小凌老师先说了个往事,之前有个人跟他学拳,观察了一阵子对大家说发现走在小凌老师的后面比较容易得气。然后老师说学拳和学文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体悟。末了老师说了一句:“要以意导气”。

 

另上次课小凌老师还回答了运杰的问题,好像没有人记录下来,我按照记忆写一下,如有差漏请大家指正:

老师说(大意),什么是匪气,小偷,贼,强盗身上才有匪气,他们都怕书生,因为他们都怕死,书生养得是浩然之气,不怕死。(我的理解就是邪不压正)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5/11 18:59:05 IP:已记录
shutjy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188
经验:238
金币:238
注册:2016/1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2017-05-06学拳小记

陶嘉严2017-05-06学拳小记

56日开始在大宁公园上新的一课,之前因为在外地出差,落下了一节课,虽然看了同学们拍的视频,自己在家也照视频练过一段时间,不过完全找不到任何头绪和感觉,小凌老师也说了,光看视频是没什么用,视频的作用是在老师教完之后复习之用,我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而且随着练拳时间地推移,招式也越来越复杂,还是能不缺课就不缺课。

6号的课只学了三式,但是这三式却很复杂,童子送书之后的招数,右手要拉回腰胯,然后再八字交叉,最后左手托住右手手肘一起送出。樵夫担柴双手握拳,重心在右脚。之后的天官指星小凌老师用了一个打方向盘来解说,非常贴切,向左打满后记得要再向右打回来,定式动作右手不能伸直,应该微微弯曲。五云捧日要做到手臂和身体在同一平面,向后转时也一样,上下手的中指相对。

截至56日,自己跟着二期班学习正好有半年的时间,自己的身体也慢慢有了一点变化。首先4月在外地出差,在学拳必读里看了《“停车问路”得真传》,看到“如抚窗纱”这句,自己摸了摸窗纱,找了下感觉,然后再打停车问路时,手指就有微微发麻和充血的感觉,并且在之后的练习中,都有这种感觉,本来觉得是不是自己练错了,在和侃希他们交流之后发现自己其实是练对了,在太阳岛之行之后自己把练拳的时间从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看来是有效果的。其次在今年过完年,就发现自己的胃口比之前好很多,每天都有种吃不饱的感觉,这种情况只有在读中学时候才有。在6号的问答中,罗老师说他现在有脚底发热的感觉,小凌老师说了句“以意导气”,在这周的练习中,我将注意力稍微放在脚心,也有了脚心微微发热的感觉,我在想这是不是就是“以意导气”?

提个问题,在将练拳时间延长到30分钟之后,每次练完都有点疲惫的感觉,是否是因为打拳时还没有完全放松导致?

[此帖子已被 shutjy 在 2017/5/12 20:03:38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5/11 21:06:36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9 1: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