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心意六合拳论坛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6 | 点击数:3537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39
经验:1519
金币:1519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

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

上周日我打踩步,师父看后只说了一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头一低,决心回去勤练。

本周日我打踩步,师父为我指出了两点:

1、左右两边打得不一样。

我打的时候自己也觉得不一样,可是我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又打了几遍,仍旧改不过来。还是师父帮我指出了原因:动作一的时候手的意识太重,导致无法放松,整体僵硬。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里越是打不好,就越紧张,越紧张也就越打不好。如此岂非南辕北辙?好在有师父的指点,才不至于让我走弯路。

2、出劲那记打得还行。

因为我打的时候根本没考虑出劲的问题,所以当时师父一说,我完全没反应过来,真的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以前师父也从来不和我讲发劲之类的。回去之后自己一遍一遍地琢磨,突然想明白了,原来还是这句话“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姿势对了,路径对了,动作打标准了,练到能一气呵成,劲就自然到了。

经此指点,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了自己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哪里要巩固,哪里可提高,哪里需改进。

我越来越能看懂师父教拳的门道,教拳最难的是火候,所谓的“一点就通”最关键的因素其实并非学生的悟性,而是老师懂得何时点、对谁点、点何处。愈发感激和佩服师父的传授,在拳上,师父说的每句话都是经过无数次地反复推敲、仔细考证和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真知灼见,至理名言!虽然不知道会有多少学生能真正懂得、体会和珍惜,但是我会倍加努力,不辜负师父的期望与恩情。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3-8-18 23:57:41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8/18 23:52:42 IP:已记录
于一碧诗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265
经验:372
金币:372
注册:2007/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一语中的!

 

       这次报名参加标准动作的选拔,让我对这句话的感性认识更深入一步,也真正体味到十大形的无穷奥妙和魅力,后悔没能从一开始就认真去练十大形。

        由于没认真对待,有些动作已形成坏习惯,纠正起来颇为吃力,收势的扑劲,单练时自我感觉尚可,却每次在肖师面前演示,总被摇头否决,与肖师同步录像进行对照,终于发觉错误动作原于违背上述最基本的拳论,经过苦练后,上周日终于把坏习惯修正了过来,得到肖师点头认可这记点头可谓来之不易啊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巩固,力求规范不能让错误重犯

 

[此帖子已被 于一碧诗 在 2013-8-31 10:00:47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8/30 21:26:32 IP:已记录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39
经验:1519
金币:1519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

每次在场子上训练,国燕师姐都很认真,上周为练好收势更是汗透衣衫,为国燕师姐的刻苦好学鼓掌!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8/31 19:11:27 IP:已记录
于一碧诗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连长
发帖:265
经验:372
金币:372
注册:2007/12/6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Re: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

推荐并点评晓舟的一篇佳作

                                  ------ /于一碧诗

 

上周日我打踩步,师父看后只说了一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头一低,决心回去勤练。

点评:一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看便知,最近没好好练过。学拳不练功,上不了层次,就没什好多讲。不虚假,不卖弄,非真师不能为!

徒弟一听便晓,头一低,知不足,下决心,好弟子。

本周日我打踩步,师父为我指出了两点:

1、左右两边打得不一样。

我打的时候自己也觉得不一样,可是我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又打了几遍,仍旧改不过来。还是师父帮我指出了原因:动作一的时候手的意识太重,导致无法放松,整体僵硬。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里越是打不好,就越紧张,越紧张也就越打不好。如此岂非南辕北辙?好在有师父的指点,才不至于让我走弯路。

点评:良医者不但能看出问题,更能对症下药。一语中的,言到病除。非名师不能为!

徒弟一听即明,举一反三,高徒也。

2、出劲那记打得还行。

因为我打的时候根本没考虑出劲的问题,所以当时师父一说,我完全没反应过来,真的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以前师父也从来不和我讲发劲之类的。回去之后自己一遍一遍地琢磨,突然想明白了,原来还是这句话“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姿势对了,路径对了,动作打标准了,练到能一气呵成,劲就自然到了。

经此指点,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了自己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哪里要巩固,哪里可提高,哪里需改进。

我越来越能看懂师父教拳的门道,教拳最难的是火候,所谓的一点就通最关键的因素其实并非学生的悟性,而是老师懂得何时点、对谁点、点何处。愈发感激和佩服师父的传授,在拳上,师父说的每句话都是经过无数次地反复推敲、仔细考证和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真知灼见,至理名言!虽然不知道会有多少学生能真正懂得、体会和珍惜,但是我会倍加努力,不辜负师父的期望与恩情。

点评:拳者武艺之功也,一层功夫,一层境界。师者技艺之功也,能做到掌握火候,一点就通,其技神乎其神,非大师不能为!

徒弟能就有道而正之,触类旁通,英才也。

全弟师兄曰:小凌老师武术史上之奇才!达达师弟说;晓舟是青年中万里挑一的俊才!笔者以为评得其纲纪。

真师,名师,大师,以仁者之心授徒;好弟子,高徒,英才,以诚者之心感悟。

此师徒俩颇有些孔子与子贡对话时的情景。

[此帖子已被 于一碧诗 在 2013-9-23 21:18:04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9/23 21:05:34 IP:已记录
万桂云
 


角色:认证会员
等级:工兵
发帖:19
经验:20
金币:20
注册:2016/10/17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Re: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

读晓舟老师文章,大长进也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7/9/7 22:34:36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13 5: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