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从踩步中感悟肖师教拳的门道推荐并点评晓舟的一篇佳作
------ 文/于一碧诗
上周日我打踩步,师父看后只说了一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头一低,决心回去勤练。
点评:一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看便知,最近没好好练过。学拳不练功,上不了层次,就没什么好多讲。不虚假,不卖弄,非真师不能为!
徒弟一听便晓,头一低,知不足,下决心,好弟子。
本周日我打踩步,师父为我指出了两点:
1、左右两边打得不一样。
我打的时候自己也觉得不一样,可是我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又打了几遍,仍旧改不过来。还是师父帮我指出了原因:动作一的时候手的意识太重,导致无法放松,整体僵硬。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里越是打不好,就越紧张,越紧张也就越打不好。如此岂非南辕北辙?好在有师父的指点,才不至于让我走弯路。
点评:良医者不但能看出问题,更能对症下药。一语中的,言到病除。非名师不能为!
徒弟一听即明,举一反三,高徒也。
2、出劲那记打得还行。
因为我打的时候根本没考虑出劲的问题,所以当时师父一说,我完全没反应过来,真的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以前师父也从来不和我讲发劲之类的。回去之后自己一遍一遍地琢磨,突然想明白了,原来还是这句话“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姿势对了,路径对了,动作打标准了,练到能一气呵成,劲就自然到了。
经此指点,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了自己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哪里要巩固,哪里可提高,哪里需改进。
我越来越能看懂师父教拳的门道,教拳最难的是火候,所谓的“一点就通”最关键的因素其实并非学生的悟性,而是老师懂得何时点、对谁点、点何处。愈发感激和佩服师父的传授,在拳上,师父说的每句话都是经过无数次地反复推敲、仔细考证和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真知灼见,至理名言!虽然不知道会有多少学生能真正懂得、体会和珍惜,但是我会倍加努力,不辜负师父的期望与恩情。
点评:拳者武艺之功也,一层功夫,一层境界。师者技艺之功也,能做到掌握火候,一点就通,其技神乎其神,非大师不能为!
徒弟能就有道而正之,触类旁通,英才也。
全弟师兄曰:小凌老师武术史上之奇才!达达师弟说;晓舟是青年中万里挑一的俊才!笔者以为评得其纲纪。
真师,名师,大师,以仁者之心授徒;好弟子,高徒,英才,以诚者之心感悟。
此师徒俩颇有些孔子与子贡对话时的情景。
[此帖子已被 于一碧诗 在 2013-9-23 21:18:0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