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慢打水浪拳线上拳课第四课学拳小记 6月2日晚,慢打水浪拳线上第四课,这次课的内容是从“野马追风”到“顺水推舟”,涉及到的拳名有:野马追风,探颔得珠,川流不息(这里有个疑问,川流不息指的是哪一记?感觉和我记的有出入,我记得是“探颔得珠”前的一记,但其实是“伏虎听风”前的三记?)伏虎听风,声东击西,青龙三探爪,丹沉九转,闭门推月,拨云见日,顺水推舟(不知道有没有错误和遗漏的)。我的视频作业还是没有打满3分钟,但晓希教练点评时说和本人比,是有进步的。这次晓希教练的点评格式是做的PPT,不仅有文字图片,还有对比的视频,不仅指出了错误的原因,还给了药方,并指出了最要紧改的地方,很细致,很直观,谢谢晓希教练如此用心的点评!晓希教练点评如下,
向雪慢打第3课作业点评
总体感觉挺好的,有了一些绵绵不断的味道。有很多记拳有明显的进步,打了不错的。见以下4、5、6、7、10、11
- 10秒:野马追风手往前推的方向有问题,不是往右推,是往正前方推
- 19秒,野马追风以后转身右手掉下来了。
- 23秒,手脚没有同时到,后脚先蹬直了,右手才往下插。
- 40秒开始探颔得珠前的走步打的挺好的,探颔得珠打的也不错。
- 51秒开始探颔得珠以后的脚蹬起立,右臂举过头,这个打得很好,手和脚基本同步了,而且是脚蹬的感觉。
- 57秒开始川流不息几下挥手的感觉都不错,特别是第三下挥左手,感觉是动的肩膀,有阻力感。
- 1分23秒伏虎听风之后两个手一起绕的感觉挺好,很多人都是只会动右手,左手不会配合动。
- 1分30秒,声东击西手往后拉、右脚后腿的时候,身体不要起,转身抱球,这个右手的路径还有些问题。——见视频
- 2分10秒,丹成九转之前少了一个双手击掌的动作。丹成九转,丁八步37开没打到位。
- 2分26闭门推月打得挺好,拨云见日打的挺好。
- 2分44顺水推舟也不错,有用后脚蹬把手送出去的感觉,第1记比第2记打的好。
原因
路径记忆错误
- 不理解这记拳的用处,双手抓住敌人的手臂平甩,所以不会一手高一手低的。
- 没有体悟,如果用脚蹬起,力量会大很多,不用脚蹬,手也会到位,但是力量就小。
8.身体起伏是初学者常见错误,因为对身体缺乏控制。转身抱球,这个右手的路径还有些问题。是记忆错误
9.路径错误——没记住正确的。丹成九转,丁八步37开没打到位。
药方
记住那几记打得好的拳的身体的感觉,逐步带到其他拳里去。
记住方位朝正北推
- 右手与左手在一个高度转动
- 后腿多弯一点,重心也往后腿多落,然后把后腿蹬直,把重心前移。参照张弓搭箭,云横雪拥,。
8. 记住伸右腿的时候保持原来身体高度。转身抱球,记住正确的路径——见视频
9.记住正确的路径。丁八步把后腿再弯一点。
最要改的:
弓箭步、丁八步,通过蹬后腿把身体、手臂送上前的打法。
有进步,需要继续巩固。——见视频
晓希,2023-6-1
晓希教练讲的蹬腿的问题是一直存在的,自己也是发现这个问题的,但要做到却很难,接下去练习的时候,按晓希教练说的把腿多弯一点,看看能不能有改善。我觉得可能还有就是我的腿部力量不够,感觉坚持不住,就想一下子就直起来的。如果这个问题能改善,我想我打的拳应该可以再慢一点下来。
国燕教练很细心地发现“丹沉九转”前面我其实是合掌了,但是合的位置不对。我合在胸前了,应该是要合到身体侧面。我再参照教练比对的视频去纠正。
这节课最后,老师依然带病出席,老师知道大家需要也期待他的指点,为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点赞!这次老师也解答了上次老师提出的其他人的教学方式和他的有什么不同。
对于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带教老师,老师提了几点要求:
1) 要对现在教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要对学生做一个基本的判断
3) 找出学生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4) 打算用多少课程解决
5) 每一次课程教学中,主要围绕这些主要问题进行指导
6) 作用不大时,想方设法换一种思路,而不是继续这样下去
7) 再不行,和其他老师一起研究
8)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珍惜,要做好每一次案例
然后老师谈了他和其他带教老师教学方式不同的地方,老师提出是“主动教学”,还是“被动教学”,涉及到“形而上”和“形而下”的问题,老师怕大家不明白,用更浅显一点的说法,是“因错施教”,还是“因材施教”,这两个词用的太好了,“因材施教”,做老师要有自己的目标,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不是“因错施教”,被动地等学生打出来,发现有什么问题,再去被动地教,再去纠正。而老师和大家不同的地方就是,老师心里有根本的方案,知道把学生的前途往什么地方打造,如何加持学生,如何让学生“随你逐流”,而不是“随他逐流”。而现在大多数带教老师都是随着学生走,不是老师打造学生。如果心里没有一个打算,那学生不打的话,就不好教了,这就是被动地教,而不是主动地教。应该是要学生按老师地要求去做,是老师对学生未来地打造,如果按学生的要求去做,那是学生在打造老师,这样学生肯定不会有提高。
老师讲了晓希教练的例子,晓希教练最终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跟着老师慢打,而不是让老师指出她具体的问题,结果这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老师拿我举了例子,老师说之前在线上课提到我打的拳,并没有说任何毛病,只说要“娓娓道来”,老师觉得这才是老师要教学生的,而不是指出具体的不对的地方,因为我主要的问题就是断,如果把问题讲的很细致,就更容易断了,“锦上添花”,要先“织锦”,才能“添花”,我想就是我这个主要的问题先要解决了,就是根基要先打牢了,就是“织锦”,才能精益求精,改善具体的问题,也就是“添花”。老师说学生的问题就是老师的问题,而学生的进步也就是老师某一方面进步了。老师觉得这次我的拳进了一大步,突破了以前的瓶颈,向优秀方面发展是大势所趋,这得益于晓希教练的提高,而我得益于在晓希教练的提高的基础上也有了提高,这是个很好的现象。老师说很感谢晓希教练,为她感到高兴,也为我高兴,也为团队高兴,这次提升也是团队的希望。团队是每个人组成的,老师也由此想到,这个传承模式,等集训结束后,可以考虑开启一个新的拜师模式,走上一个新的历程。
而老师对于“进步”有着很独到的见解,老师指出带教老师教学生时,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并不是说不承认以前是正确的,而是如果正确的东西不突破,是无法进步的。老师说进步就是突破以前正确的东西,所以应该要考虑换一种方式,换一种思路,碰到哪个人,应该用哪种方式去教,而不是只有一种,看到不对,就说应该要怎么去做,把自己框住了,这是无法进步的。老师说他和大家的差距就是在意识,创新来自于对以往经验的质疑,老师说他以前和那么多“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给的思想就是质疑,只有质疑过后才是自己的。老师说如果他现在不鼓励大家这样,大家是无法完成继承创新精神的。要进步,就要突破以前的成绩,不能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要在以前教的基础上质疑自己,拿出更好的办法,然后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技术就提高了。
老师还举了具体的例子,让大家看看老师教拳和大家的不同,就是出发点的思维不同,老师也希望大家以后能从这个维度去看老师是怎么分析这个拳的。
案例一国燕教练做了很详细视频讲解,老师讲到的A,B,C三点也画出来了,不过我还不是特别的理解,所以这也更验证了老师说的,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我现在这个层次,对于这样的说法就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但老师针对龚涛同学现有的水平来讲,她应该是可以明白的。
案例二老师把龚涛同学,范兴建同学,任敏同学及我,我们四个人打的同一记拳做比较,有一记手转过来抱球,任同学打的比我好,我比范同学打的好,范同学比龚同学打的好,球一个比一个抱的圆了,但我第一步第二步打好了,第三步还没有打好,任敏同学第三步就打好了,带动了腹部,这样慢慢就会合一,外因带动内因,到后面就会内因带动外因,一枝动百枝摇。如果带教老师就光说手归手,身体归身体,没有一致,学生是不懂的,有时老师打的拳太高,学生不能看懂的,但这样一级级过去,学生反而可以看了很清楚。老师指出这是观念问题,要突破自己,没有这个意识,教不好,要分开来,对每个人要求不一样的教。虽然这是对教练们的要求,但这个案例我可以去好好琢磨琢磨,看看哪里比别人打的好,又是哪里不如别人。
案例三,老师说要如何去看一个总体打造的方式,这个就更高深了,只能先记录,慢慢体会。老师指出龚涛同学“引鸟趋林”前的一记有问题,大家看了都没有答到点子上,老师说这记起来时手指应该是弯曲的,不是直的。老师指出拳的作用,除了精神层面的,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健身,一个是自卫,手从下面撩起来打对方的话,手指这样直的是不能打的,手指可以往前戳,但这样的手指撩不起来,打对方的胸部和腹部不行,要把手指弯起来,手指弯的地方打对方。老师说这个问题很大吧,一点不大,但说这个问题不大吧,但为什么老师会把这个问题看的特别重?老师说之前建军教练指出龚涛同学的拳打的味道有问题,这就是主要问题,和我正好是相反的,这也就是老师说的要归类。龚涛同学的学习环境和我的学习环境不同,她以前不是这个学习环境,所以会打成这样,这在那个环境重,她打出来的本事,但是这是不对的,这叫“斯文摸鱼”,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有关于她的拳艺能否提升和提高的问题,这才是要紧的。为何会这么打,以前的习惯,得不到更正确的教的方式,但拳要打下去,就会这样做,但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这才是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以后教练指导龚涛同学时,就要注意让她减去“斯文摸鱼”的样子,就是装模做样的东西,要里面有内涵,拳就对了,其实就是“劲路”,“劲路”是什么,很难说,老师就打了个比方,比如写草书,会写书法的,草体弯弯曲曲,里面是有“劲路”的,看得出写什么字,但好多人学草体,不知道“劲路”,那弯来弯去就弯的不对了,这就是“斯文摸鱼”,以后就要注意了。
这节课干货满满,内容比较多,还需要花时间去消化消化,非常感谢老师带病还给与这么多的指导,非常感谢晓希教练,这次能有提高,也离不开晓希教练的悉心指导!也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参与这么好的平台跟大家一起学习!
向雪 20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