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则勿惮改。 ——第二期慢打水浪拳第五课线上教学课有感过,则勿惮改。
——第二期慢打水浪拳第五课线上教学课有感
6-30晚上的慢打第五课视频教学,一如既往的精彩。在肖力行老师的指导、启发、激励之下,带教教练们学而时习之,互相砥砺,越来越找到教拳的感觉。
每一位带教教练,点评完自己带教的学员,都会向国燕教练和其他教练讨教,是否自己讲的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没注意到的地方? 其他教练都会热情相助,知无不言。这次我从国燕教练的回答中大受启发。
向雪“托天盖地”之后的转身,右手往后挥跟身体转是脱节的,看着别扭,我想了很多办法不奏效。最近一次教学我想的办法,是让她把右手先往回抽,靠到身体了再转身。这样做之后,确实右手和身体可以同步转了。但是国燕教练指出此处右手不应后收,我立马有了灵感,她之前转不好,是否因为右手伸了太远?要把那么长的手臂和身体一起转,对向雪现在来说确实难以做到。如右手回抽的方法不对,那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右手就不要伸那么远。下次教拳时,尝试一下让她伸近点看看!谢谢国燕教练的点拨!
“截手双推”是一个难点,之前向雪怎么打,都没有推墙的感觉。我觉得问题是出在向雪的腿上,反复强调让她用后腿蹬把身体慢慢蹬起来,示范了很多遍,不见效果。必须换办法了。她控制不了腿,那么我从其他部位想想办法,我让她把身体伏下来,想象伏到墙上,然后用双手推墙把身体向后顶起来。向雪一下有了感觉,再打这记时,明显打出了推墙感。虽然还不标准,但是那个味道对了。我很高兴,也在课堂上分享了这点喜悦。建军听了,说可以让嘉严也尝试一下这个方法,我挺开心的,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这就是优秀团队的意义。
课上看了作业视频,二期学员每个人的进步都很大,充分说明了带教教练的教拳水平。很高兴看到久违的晓为,拳打得很棒,路径标准,举手投足,有大丈夫气概。如果再拍一次8人版密州出猎,晓为是很好的人选。老师说像我们现在这样的教拳,都是一流名师了,因为我们很清楚每一记拳的标准,学员的问题我们都能看出来,并告知他们如何打是正确的。不仅如此,我们这一班教练,还不断琢磨,寻找更好的方法,这就比一般意义上的名师更胜一筹了。
课程的最后,老师照例现身讲话,这次老师看上去气色很好,大家都为老师的康复感到高兴。老师在二期班开班时候就说过,这期教学除了让二期学员掌握慢打水浪拳的标准,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凌门七子的教拳水平。每次老师讲话,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优秀拳教师而言,针对教拳时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教给我们应对的原则。
这次老师主要讲了, 教练如果课堂上讲错了怎么办?教练自己打的拳是对的,但是用语言表达给学员时,有的时候会讲反了,讲错了。这个是普遍现象,每个教练都会有这样的时候。如何应对?一言以蔽之:坦荡处之。不管你是自己意识到了,还是别人提醒你了,你坦诚相告,说我上次说错了,按我现在说的做,把它纠正过来。不要因为面子问题,死捂住这个错误不纠正。一个合格的拳教师,不可虚伪。而且呢,也不要因为某节课说错了就觉得很丢人,并不是讲错了几回,就不是好老师了,只要教拳,谁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很正常。老师说,不要有心理负担,圣人也有过错的时候。
老师举孔子的事例: 《论语》述而篇第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你们看,至圣先师孔子也会有过,何况我等凡人乎?
一听此例,我不由得信心大增,我讲错的情况是不少的,错了不可怕,承认自己有错,然后加以改之,君子也。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让说错现象越来越少,直至消除。
最后,我向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问如何纠正向雪的一个步伐问题,老师坦承他没有看过向雪这次的作业视频,不好随便回答,并且说,我的教法,与你们的教法肯定不同。要以你们的教法为主。你们是带教教练,相当于班主任,了解学员的全面情况,你们才是因材施教,有计划地负责学员整套拳的教学。其他教练,包括我,相当于代课老师,只看学员一时一刻的情况,所提建议,作为参考。你是带教教练,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可以去试验。学员没改过来——换方法再试。学员改过来了——要总结花了多长时间取得了效果,要思考是否有办法缩短改正时间?再做试验,如果明显以更短时间实现了改正,那教拳就提高了一步。教练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实现教学目标所花时间的长短,优秀教练用时比普通教练可以少几倍。教拳之余一定要总结,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也是成功之母。都能给自己带来启发。如果只是上课,课后不回顾总结经验教训,不去学习摸索更好的方法,那永远都是低层次的教学。
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班主任与代课教师的区别,感到作为带教教练,肩头的责任沉甸甸。还感到了老师的期待和委婉的批评,希望我自己多动脑筋,找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轻易提问,总是指望老师给出喂饭式的回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一点,在第一期慢打培训班上老师就提过要求,到现在我还是做不到。偷懒了!难怪老师不复也。
子曰:过,则无惮改。
努力吧!
晓希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