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从三遍”教学法则 —— 2023-07-08,苏州培训点教拳第四课笔记三谈“从三遍”教学法则
—— 2023-07-08,苏州培训点教拳第四课笔记
今天教孙远第4课引鸟趋林到鸿燕双飞。肖力行老师和国燕师姐还是列席观摩。
昨天晚上的线上教学课,老师讲了从三遍教拳法的9条法则,今天我记忆犹新,按照执行,大部分法则都用到了。
首先让孙远从起势打到昨天学的引鸟趋林。在打了四遍之后,昨天新学的内容也比较熟练了。清楚显示出为啥要从头开始打。开头部分,学员一般都练了比较熟,把这种熟悉的感觉带到新课部分,会帮助学员掌握新课。
——法则一、回课要从一开头开始打。
今天孙远复打情况很好,那就继续往下教。
——法则二、上节课的内容都能打出来了,就继续往下教。打不出来,就继续复习。
我先是从引鸟趋林打到鱼窜镖击,从三遍后, 发现孙远这一段有一点跟不上,我就再拆短一点,从引鸟趋林打到左右交错出掌,这样的一段,从三遍之后孙远很快打出来了。后面照此处理,又分了两段,交错出掌到鱼窜镖击,鱼窜镖击到鸿雁双飞。分这样的三段,孙远掌握起来没有困难。
——法则三,每一次从三遍教的段落的长短,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而定,记得住就长点,记不住就短点。
每一段从三遍,我一言不发,随后,我就走得远远的,去听肖力行老师和国燕师姐讲话,让孙远一人独处,强迫记忆,孙远自己动脑筋回忆,复打效果很好。
——法则四,从三遍之后,给学员独自回忆消化的时间。教练不要看着,避免给学生压力影响复盘效果。
每一段孙远自己复盘之后,如果完整打出,我就不说什么,继续往下教。在第二段,如封似闭接鱼窜镖击时,孙远接不上了,想来想去想不出来,举手问我,我就过去再带打一下,他马上记住了,把缺少的一节补上。这样补上的一小节,他记得牢靠。
——法则五,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练不要主动喂,让学生先动脑筋。有三种情况:1)动过脑筋之后还想不起来,学生来问,就告诉他。2)学生不动脑筋就来问,不要回答他,让他继续去想。3)学生动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但是不好意思来问,还在那里拼命想,这时老师主动去告诉他。今天孙远属于情况1).
教新课的第二段、第三段时,从新课第一段打起。这和回课时从起势打到上节课最后一记是一个道理,就是把前面的拳感带到后面的拳里,会帮助记忆。这一点我教第二段时没有做,肖师及时提醒,我在教第三段时立马改过来,效果很好。
——法则一+1
今天的新课教完之后,我请国燕师姐带孙远打,从起势打到鸿燕双飞,打了两遍,师姐气场强大,这一大段路径孙远都掌握了。孙远意犹未尽,自己又连着打了好几遍,越打越流畅。明显看到,孙远打第一课第二课的内容时,眼神稍微活络了一点,可以看看周围环境了。再次表明,复打从头开始打的必要性,前面的拳越来越熟,拳感可以带入到后面的拳。在这种情况下,对前面比较熟的段落,就可以指点学生少许动作要领了,他可以接受到了。
——法则一+2
最后,老师说,看孙远今天学得不吃力,那从他已经学会的段落里,挑一记他打得最差的拳纠正一下。国燕师姐挑了闭门推月,孙远的手是从头顶划落推出去的,应该是从胸部推出去。老师表扬国燕师姐找得很准,这正是孙远这一段里问题最大的一记,是路径的错误。能否找到学生当下最大的问题,很考验教练的功力。每次课,纠正1~2个大问题就够了,学生能够记得住、改得掉,那10节课20节课下来,他很多大问题就没有了。学员当下的毛病是有很多很多,你不要一次课指出很多个,那样学生接受不了,反而改得四不像,多则失之,少则得之。
——法则六、每节课纠正一、两个当前最大的问题。
今天孙伟未能前来上课,因为他着急开快车,撞到路牙,爆了轮胎,幸好人一点没事。孙远是刷了共享单车过来的。老师听说孙伟出了事故,非常担心,而且生气,觉得小孙不应该这样做事,请孙远带话给他爸爸:昨天就说过了,学拳就是学拳,不要想其他事情,如果早上他不分心去拿东西表达对老师的尊敬,时间就很充裕,就不要开快车,也就不会有事故。老师说,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是说:父亲有过,儿子对外不声张,但是在家里,要规劝父亲。儿子有错,父亲对外不声张,但是在家里,要教育儿子不要做错事。这是自然真实的人性。所以,孙远,你以后看到大人有不正确的时候,要规劝。
论语这段话中的“隐”,从钱穆到傅佩荣到鲍鹏山,都是解释为“隐瞒”,而老师认为这样的解释不符合孔子这位卓越的教育家的思想水平。老师的见解:隐瞒只是第一层字面的意思,第二层含义,既然是隐,就知有错,指在家中纠错。这才符合人之常情。教人帮家人隐瞒错误,那不符合孔子一贯的教育主张。关起门来,进行规劝纠错,才是正解。孔子是告诉我们,碰到家人犯错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上拳课,还听到了老师对论语的独到见解,于文、于武、于做人做事都有长进。有老师在的课堂,德才并重,含金量就是高,打着灯笼也找不出第二家吧。
晓希
20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