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拳艺的LOGO,在卢瑛几个月的精心制作和不断修改,在我们团队成员畅所欲言地谈了各自的看法。大家通过网上跟帖、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了交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卢瑛为此根据所提建议,不厌其烦,做了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式样,请大家选择,最后倾向比较多的是:带底盘的凌字金色图案, 创作者卢瑛本人也倾向于这幅图案。
小凌老师本着以设计者的意见为主,决定以带底盘的凌字金色图案,为我们的LOGO。同时说了,如以后有突破性的创作,再作调换。
由此,凌氏沙龙的LOGO诞生啦,2013-4-10起正式启用。
作为秘书长万分感谢卢瑛,小凌老师教导我们,参与就是英雄,也非常感谢对LOGO,提出不同意见的各位英雄。
小凌老师说:“令我感到高兴的不但是我们做出了自己的LOGO。更十分欣慰的是卢瑛说的;‘令她深深感受到凌氏团队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我们团队最可宝贵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凌老师在徐汇区武术协会推行的分组教拳,晴天训练,雨天集中理论培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既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学员,又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教练,得到了学员们和教练们一致的好评。至今不少师兄弟对那时小凌老师的严格要求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希望能再次得到小凌老师的系统性的理论培训,会有更大帮助。
2005年5月1日应邀小凌老师出山,再次执掌团队大旗。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分三步走。第一步用三年时间,2005年至2008年潜心修练、培养师资;第二步用三年时间,2008年到2011年传经布道、培养梯队;第三步用四年时间2011年到2015年著书立说、继往开来。
第一步潜心修练、培养师资;期间小凌老师一概回绝外界邀请,集中所有精力培养师资,06年5月1日起每个星期天8点之前到中山公园,一刻不停教大家水浪拳,一人教几十个学员,没一次在12点之前结束,有时教到1点钟。烈日下,喉咙哑了,衬衣湿透了,他全然不顾。有一次凌老师在烈日下看了小凌老师教拳,任劳任怨,呕心沥血,说他一生学拳教拳无数,像这样教拳的老师,是他一生没见过的。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没有他这样奋不顾身,逆水行舟,哪来我们在短期之内学会整套水浪拳。五十多个学员,年龄参次不齐,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70多岁的老人,程度各不相同,在他的特定教学下;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的动作,follow三遍...终于在计划的时间内按时完成教学。如果没有他几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一丝不苟的教学风格,完全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程度。当时还没有完全体会到,现在更觉得珍贵,这份绝无仅有财富,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继承。
我还想起那时学得最辛苦是吴新猛,白天经营着一家饭店,为不影响学拳,周日很早就到公园,先复习上次学的内容,等小凌老师来,学习新的动作后,匆匆赶回饭店。
天道酬勤,在中山公园的二年多时间中,每逢星期天训练时,天公感动于小凌老师的诚心和抱负,以不下雨来回报他。也使第一个三年计划十分出色的顺利完成。
第二步传经布道、培养梯队;小凌老师以传承为第一要务,常给我们说《狐狸的故事》,和细胞分裂,要我们独树大旗。认为教学相长,要成为合格的拳师,必须边教边学,把一知半解的,弄清楚才行。
他又一次打破了传统的授拳模式,不计名利,鼓励培养帮助主教练们“另立山头”“各自为政”。2008年至今,陆续成立的以主教练为负责制的许多培训基地。
这种超前、民主的教学方式,开创了武术界授拳的新模式。受到众门生的尊敬和拥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如能沿着这条新型之路走下去,一定会迎来灿烂的明天。
十年发展规划已走过了整整八年,回顾走过的这段历程,不得不从内心敬佩小凌老师,付出多少心血不说,单就一出山,就制定出十年分三步走的规划,前无古人,而且步步按计划得到实施。
现在还有二年时间,小凌老师将花主要精力在著书立说上,辅导大家教拳的时间不会很多了,大家要抓紧珍惜。
今天吴淞炮台湾训练基地主教练吴新猛率先倡议的凌氏训练基地拳艺联谊交流活动,开创了武术界的先例。它使各训练基地,在日常分立训练的情况下,又能够通过定期的集合交流,来提高拳艺、增加友谊,增进团队的凝聚力。
为了这次交流活动,前一段日子,各场地的学员都在紧锣密鼓的抓紧训练,在这个平台上展现出良好的风姿。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活动很好,帮助很大。
此种形式如能在三年前有序开展的话,我想,给团队学员拳艺的提高,会带来非常大的正能量,确实在这一点上,我们或多或少也损失了三年时间。
我提议各位培训点的主教练,你们看看,能否从现在开始,以这次吴淞炮台湾为起点,团队每年举行两次这样的拳艺交流活动。形式可多样化,各自为政。以围绕交流,崇尚简约,为宗旨。
这次新猛邀佳怡主持,你们以后如也需要,一样可以请她,我想她一定会尽努力来完成的。我想高教练那里有蓝,樊等,家明那里有五位才子,又有这次的经验,如果做起来肯定会一届比一届好。虽然这不是我们一年二次的沙龙活动,但作为团队的秘书长,如你们有需要我协助的话,我一定竭尽全力,义不容辞。
再过三年,是我们尊敬的凌汉兴老师百岁华诞。之前,我,叶苑旻,全弟,家明等,就有到时出一本特刊的想法,来庆祝凌师百岁华诞。不仅要将凌老师、小凌老师的教拳经历、历史事件、各个年代的珍贵活动照等收在其中。我们团队和个人的精彩文章,活动,事件等分类纳入其中。也算借凌老师的光,一人得道,大家沾光,跟着扬名,传之于世。
从现在开始,每次活动的记录我们更要完整保存好。如后面其它培训点的交流活动等,都要一一记录好。
可惜小凌老师倚重的爱将小叶,因她二老需她照顾,孩子还小,单位里又是主角。编纂工作开了一个头,再无暇顾及。这二年我还是在着手此事,就怕能力不够,耽误了这十分重要的事。想尽早成立一个编纂班子,尽早将策划和准备工作做起来。恳请大家踊跃参加,同时也请大家献计献策,以使百岁华诞庆做得圆满。
最后,衷心感谢吴新猛的创举,为我们凌氏团队立下历史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