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朱全弟师兄的学艺札记(端午特献!)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心意六合拳论坛朱全弟师兄的学艺札记(端午特献!)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2 | 点击数:1229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朱全弟师兄的学艺札记(端午特献!)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37
经验:1517
金币:1517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朱全弟师兄的学艺札记(端午特献!)

今日端午佳节,早晨收到全弟师兄邮件发来的《学艺札记》一文,读后甚觉精彩。当即写了读后感,并全文转呈肖师。

 

肖师御览后,批示如下:

 

晓舟:

    很高兴在端午佳节看到全弟的妙文和你的认知,味超角黍,文胜粽香。

    既如此,以全弟之大义,就发在“十大形”论坛里,让大家共享吧。

    妥否?

    由你定夺。

    师字

    即日

 

奉师命,现将朱全弟师兄的《学艺扎记》全文发帖公布,奉献给大家,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6/12 20:39:48 IP:已记录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37
经验:1517
金币:1517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朱全弟师兄的学艺札记(端午特献!)

学艺札记  全歌

   

   学艺难,难在稍纵即逝。如果不记住的话。因此,我突然顿悟,要把老师的精辟之语、归纳之义,写下来,以备后考。

  往者已逝,不可追。假如,从2005年小凌老师复出之日,我就做个有心人,开始记,到现在肯定是收获甚丰。由此看来,我这个“记者”也是有问题的。这一点,年轻时的金晓庆做得比我好,他还是中学生就懂得了记录,不仅为自己,到现在都成了珍贵的资料。

  记,每次都有二三得,则艺可进,人可开窍,学可有所成。

  学拳者,仰慕老师之懿范,每一次他都打得非常好。什么原因?时间久了,知道这是动力定形。何谓动力定形?即在运动中能把每一个动作打得清清爽爽,悉数到位,绝无拖泥带水,仿佛定形也。

  肖力行老师说了打拳三个过程,一是模仿、成形;二是知其名、知其所以然;三是体悟、感悟。

  第一个过程中,模仿讲起来很容易,但运动中的打拳模仿谈何容易!打到架子像那是要付出时间的,要吃几年萝卜干的。有点功夫了,才有可能模仿得有点像了。至于成形,那就是内家拳的东西了,每一记拳打到什么位置就是什么位置,而且,老师叫你停,要停得下来,不像外面人,停不下。若此,虽说第一过程,也是难能可贵了。

  第二个过程中知其名,这是近年来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前者每个动作都有内含,以名之。比如龙吊膀,演练时,要求手象“吊”起来一样,轻便灵动,附之以格、拦、肘顶等功效,并潜藏有撩击、翻掌等技击。知其所以然,则更进一步仿佛前面时时都有假想敌了,演习操练念念不忘,到用时庶几可以不假思索自然而出了。

  第三个过程是打拳入门的体悟。我一直以为,打拳比读书难得多了。打拳要靠身体去协调拳的道理。习练者能够凭打拳中身体出现的微妙感觉,去验证拳的含义,这就是体悟。然后,从反复演练积累起来的体悟中,找出拳的规律,进入感悟阶段,这又属于悟道了。

  拳是有规律的,习斯艺者,从三个阶段入门、探宝、再出来,收获一定多多。

   写于2013514  改定于611日家中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6/12 20:41:08 IP:已记录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37
经验:1517
金币:1517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Re:朱全弟师兄的学艺札记(端午特献!)

附:相关邮件两封

 

1、晓舟呈肖师邮件(抄送作者全歌)

 

拜见师父,

    今日是端午,弟子恭祝您节日愉快!

    今晨收到全弟师兄发来的《学艺札记》,拜读后,自觉十分受益。能在端午节读到全歌的妙文实乃开心事!同时,文中的很多观点和见解与弟子的认识十分相同,但我实在无法表达得像作者那般的“文质彬彬”。

    对于如何求学,您一直强调“学、问、思、辨、行”,具体落实在学拳中,正如全弟师兄所记录的,您归纳为:一是模仿、成形;二是知其名、知其所以然;三是体悟、感悟。因此“拳是有规律的”,总结极妙,学拳则必须在明师的指点下,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最近,弟子一直在思考德楹师兄所讲的“师道尊严”的问题,现从全弟师兄的文章来看,不正印证了“师道”对于学拳的重要性吗?

    “记,每次都有二三得,则艺可进,人可开窍,学可有所成。”此言甚正!弟子从第一次跟您学水浪拳“从三遍”起,每回训练后,对您所教授的内容及自己的一些感悟均做了日记,原只是为了怕自己忘记。现在看来,作用还远不止于此,非但对自己今后的学有所成,乃至对后学者,可能都会有一定的帮助。为此,弟子也决心向全弟师兄学习,对您日常所授关于拳的种种好好记录整理,以备后用。同时,全弟师兄行文的结构、层层递进的方式、文章的内涵等提供了我很多学习和借鉴的示范,可使我把自己的记录工作做得更规范,更有层次,更有价值!衷心感谢您的这些得意门生,我的师兄师姐们给我这个“小师妹”带来的促进和帮助!

    另外,弟子建议把全弟师兄的《学艺札记》在“琢玉轩”发帖连载,可令更多的同门从中获益,恭请师尊示下。

    弟子 晓舟   叩拜!

       2013-6-12  写于桐庐“梧桐凤庐”

 

2、作者全歌给晓舟的邮件回复

        

小周:见信好!

大家都记一点,集腋成裘,则老师所教所说都不至于随风而逝,将来”拼凑“起来就是宝贝了。不动脑筋打一辈子也很难有大的长进。我们幸运有一位能把拳讲透讲通的老师,有时候找也找不到的。这一点,得来全不费工夫,但要学到自己身上还得化大力气。

节日快乐!

全歌  12日午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3-6-13 23:26:13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13/6/12 20:49:03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6 5:47:30